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全球货币制度的“多元化”选择
 

  是什么原因使美国发生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为什么一个曾经让美国受益的货币制度,突然变成了使美国经济酿灾至祸的慢性毒药。无论如何美国也不会想到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但历史就是这样发生了。
 
  这次金融危机挑战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而且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改革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势在必行。由于这次金融危机发生在世界货币的发行国——美国,它比以往的亚洲金融危机、拉美危机、俄罗斯危机更为深重,美元全球都在使用,美国的金融体系触及到全球的各个角落。所以从长远来看,必须改变美国一家说了算的状况,美元垄断的历史终将结束。

  现有金融制度的弊端

  当今的全球经济,是以维持美国为主导金融地位而形成的脆弱体制。货币政策,特别是美国的货币政策,被认为是调节积累金融化方式的主要体制。之所以如此,其背后有多种综合因素:如资本全球化时代特有的等级现象;全球债券市场相互联结的关系;美国政府多年的财政赤字的特殊性。

  当前全世界的金融资产有1/3是国债,其中有1/2是美国发放的,市场总是期待各国政府实行一种债权人利益优先的政策。一旦政府趋于偏差这条道路,市场即那些持有债券的关键人物,就要告诫政府必须回到正轨上。然而,现实是对美国的劝戒上,各国都缺乏话语权。由于运作者可以直接或者通过证券杠杆动员巨额金融资产,美国的华尔街巨头完全有能力根据需要捕捉他国经济漏洞,发动危机,掠夺财富。实际上,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也是华尔街利益的需要。现在或许我们可以看清全球货币体系脆弱性的主要原因:

  1. 美国占据全球金融市场的中心地位。金融市场的中心地位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特权,这次金融危机再度证实全球金融市场中心地位的重要性。当今世界金融资产名义价值出奇的高,这里面大部分利益属于美国;金融资产的内容极具虚拟性,交易十分方便、快捷,而且处于美国垄断地位;重要的资产类别与实际经济中的交换物联系甚微;证券市场上的预期投资与反映出来的模仿性很强,同时,也完全受华尔街操控;初级证券市场上产生的动荡很快向其衍生市场蔓延。这一切都是引发这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然而美国的政客们和华尔街的精英并不完全认账,美国政府和华尔街从来都只对美国的利益负责,因此,他们打造的金融体制首先突出美国利益,如果美国长期占据全球金融中心地位,金融危机的风险就有可能长期存在。

  2. 其他国家的银行体系缺乏干预货币的能力。当金融危机实然爆发时,冲击总是导致特定证券市场上这类或那类运作者或者金融机构对流动资金的紧急需求,但小国的中央银行则无能为力,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就连日本的中央银行都坐以待毙。传导性后果的蔓延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只取决于华尔街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干预程度,然而金融全球化过程本身还在向金融市场过渡,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地位严重地被削弱了。面对全球化,其他国家的信贷体系基本上是处于从属的地位,他们不能像市场那样,必须资助国家经济,承受来自直接金融形式与全球化最紧密结合的体系方方面面的冲击所造成的影响。由于其他国家央行和商业银行不再是最有力的金融机构,国家信贷体系更难以实现它们的任务。

  3. 美国金融业的特有形式造成了房地产投机泡沫。房地产业在美国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大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事实上,房地产业在美国经济中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的财富效应。当人们看到手中的财产升值时,他们储蓄的意愿就会降低,因为他们的住房已经成为他们的储蓄了。这样,原本用于储蓄的钱就被用于消费,而消费又拉动经济增长。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果房地产价格下跌,房主意识到储蓄不足,那么他们就会减少消费,以增加储蓄,这样房地产财富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会颠倒过来了,就会造成金融市场上极大的不稳定性。美国这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就是前几年的房地产价格泡沫,当房价一旦下降,大批的房地产贷款就成了坏账,美国经济的这一病点,目前都已经成为全球的病点了。

  4. 金融体制的不完善与新自由主义法会加剧金融危机。在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驱使下,新兴金融市场被迫实行放宽政策,这意味着有关国家屈从了新自由主义,但是放宽管制政策却使国际上又多了一项重要的体系风险因素。一些过去体系封闭,且其领导人不太了解金融市场的国家,加入到了不完善的金融体系中,其后果必然会造就一些十分脆弱的经济。受外国投资者控制的金融冲击很可能在这种经济脆弱的国家中传染和蔓延,对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基本职能造成损害,如冰岛经济几乎在危机爆发的几天之内就面临崩溃了。

  5. 美国主流价值观的蜕变。美国人长期以来是拿别人的钱当自己的钱花,这是美国人形成的独有的消费形式,而且这种思想在美国人心中根深蒂固。但美国人似乎忘了,这样下去他们的经济难于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如果财富是自己创造的,当然有理由享受,但一个国家总是利用经济手段靠全球其他国家养活时,在巨大的债务面前,这样的国家必然引发金融乃至经济的危机。
货币多元化仍面临挑战

  金融危机给全世界人们的教训是深刻的,马克思在1850年4月就写到:“在1845年的最近一次危机以前,过剩资本被大量投入铁路部门进行投机。然而,生产过剩和狂热的铁路投机规模之大,以致铁路营业甚至在1848年—1849年的繁荣时期也未能恢复元气,而且这个部门最殷实企业的股票价格也还特别低。低贱的粮价和1850年的农村年景也没有给投资提供什么好机会,而各种国家证券风险很大,不能进行有把握的投机。这样一来,繁荣时期过剩资本的通常出路就被堵塞了,过剩资本只好全部投入工业生产并用于殖民地商品以及重要工业原料——棉花和羊毛的投机。”

  尽管当今社会投机的具体方式变了,但其金融投机的本质与马克思所描述的没有什么区别,应对金融危机必须重新规范金融市场,逐步根除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1. 应对金融危机、完善国际金融体系要加强国际间的协调。由于美国处于金融主导地位,国际间的实质协调实际上是很少的。美国在货币政策上通常采取的是单边主义政策,其他国家与美国的协调通常是不成功的。1987年10月的股市风暴,就是因为美国和德国在利率政策上不和而引起的,德国反对美国放松货币紧缩政策。同样,1992年—1993年导致欧洲货币体系失衡汇率危机的原因是,德国在统一后扩张主义影响下,向饱受萧条之苦的伙伴强行推行不合适的政策。没有很好的协调机制,金融投机者就会利用脆弱的金融体系制造不稳定,从而危害全球经济。

  2. 要抛弃美国给全球制定的经济双重标准。近几十年来,美国主导着世界经济规则,面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赤字,美国要求其出卖资产并实行财政紧缩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但面对自己的国际收支赤字美国却拒绝出卖自己的任何关键资产,而且还把财政赤字扩展到天文数字。通过这种双重标准,美国建立了仅符合美国利益的新型全球体系。一方面,对于发展中国家债务国,美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推行的华盛顿共识,使债务国实行经济紧缩政策,阻止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美国利用美元本位使欧洲和东亚的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将其盈余的储蓄输往美国,购买美国国债,这也形成了一套脆弱的金融体系。如今,这一体系必须被抛弃,全球经济方针才能恢复稳定。

  3. 要建立真正多元化的全球货币体系。目前,美国竭力阻止全球货币多元化,阻止欧洲和亚洲建立区域性货币清算集团。关于欧元,由于不具备征税和创造信贷的权力,欧元与日元一样,无法与美元竞争。在欧洲委员会的影响下,各成员国政府难以独立于美国货币市场的权力。由于欧盟在政治上没有统一,在经济上欧盟也没有对成员国征税的权力,不能利用自己的主权信贷的权力,为本国的长远稳定和发展融资,所以说欧元并不拥有真正的能和美元竞争的平等地位,它本质上还是从属于美元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发展中国家话语权的提升,国际货币体系必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确保全球经济的整体稳定。

  (作者:高晓光 白雪峰)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现代商业银行 2009-12-31)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