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产业振兴规划连续出台,其中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尤其抢眼,力度最大。产业政策紧锣密鼓出台,既减税又补贴,既保增长又优化结构,充分表明了国家对汽车产业的重视和扶持。
盘点近期出台的汽车振兴规划,国家需要真金白银投入的,也就是具有实质意义的可归纳为三条:第一,决定从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第二,从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国家安排50亿元,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增加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资金,并清理取消限购汽车的不合理规定;第三,规定节能新能源车的补贴条件及标准,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最高补贴25万,10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车最高补贴60万。
政策出台前,对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调整是大家呼声最高的,乘联会曾建议分阶段调整车辆购置税,其中将1.0L以下的调至2%或者免除2L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但出台方案只对1.6L以下乘用车购置税下调5%,扣除增值税后实际1.6L以下单车购置成本下降4.15%,节约的成本比较有限。但毕竟1.6L以下乘用车销量占整体乘用车销量的65%左右,而且小排量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该政策会对2009年乘用车市场有刺激作用,我们的模型显示可以贡献2个百分点的增长。而且政策规定减税时间段为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那么2010年上半年部分需求会在2009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集中释放。政策的出台,让我们对2009年乘用车销量不再感到悲观。
对农用车的补贴政策同样也是着力于保证汽车行业的增速。农用车售价2.5万—5万元左右,假设每辆车平均补贴4000元,50亿元可以补贴125万辆。农用车基本车型:包括轻卡、微卡、微客,2008年销量分别为118、36、106万辆,三者合计260万辆。125万辆之于260万辆,补贴范围不可谓之不广;约10%的价格补贴力度不可谓之不大。考虑到农用车是汽车行业中利润率最低的子行业,毛利率在7%—8%左右,农用车生产商必须保证一定的销量增长,企业才能稳定发展,农用车补贴政策对某些厂家而言,可谓雪中送炭。
上述两大政策旨在保销量增长,也就是着眼于稳定汽车市场需求,达到产业规划的销量目标:2009年汽车产销量超过1000万辆,未来三年平均增长率达10%。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出台则是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扶持早在2004年就开始了,当年出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明确提出发展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2005 年发改委又将电动大客车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2007 年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标志着国内发展新型动力汽车产业的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基本完成。2008年末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在北汽福田公司正式落成,则是国家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开篇,在落成仪式上,北京市公交集团与福田汽车签订了800辆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整车及底盘的采购Ь议,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也可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采购订单。2009年2月5日再次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补贴力度超过预期,可以覆盖混合动力汽车新增购置成本的50%—80%。近日《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又将出台,计划形成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占乘用车销量总量的5%。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频出,政策效果将逐步累积,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或许比我们预料的来得更快更早。
(作者:谈际佳)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