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联通与苹果谈判引入iPhone的消息被曝光以来,这款风靡全球的手机将何时登陆国内市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内3G网络的全面启动,iPhone似乎与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但是峰回路转,不久前由于联通和苹果就iPhone的报销数量和补贴价格进行争执,短期内签订最终合同的可能性不大,5月17日iPhone国内上市的预言流产,中国版iPhone的面世又增迷途,iPhone的“东方”战略可谓命运多舛。
iPhone:乔布斯制造的“万有引力”
iPhone,是苹果这棵品牌大树上结出的三大金果之一,Mac、iPod在前网络时代为苹果公司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iPhone这一时尚骄子亦曾一度让全球市场为之疯狂。2008年,iPhone全球销量已超过1300万部,位列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第三,销售量增长达245%,把Nokia、Samsung等远远甩在身后,加上它的高价格和高利润,在许多人仍在严冬中苦苦煎熬之时,苹果显得尤为意气风发。
乔布斯,一个点石成金且极富个性和传奇魅力的创造大师,是他给了iPhone纵横世界的生命力,“2007年年底之前销售100万部iPhone”,这曾经是乔布斯的一个远大目标,可市场似乎特别宠爱他——仅用6天就实现了这一目标;从而使iPhone因不可抗拒的魅力聚集了全球媒体和重要消费类电子制造商的眼球于一身,甚至美国谐星Stephen Colbert开玩笑说:“iPhone的发售是人类历史上仅次于耶稣诞生的第二个重大事件。”
在乔布斯带领iPhone创造一连串市场和股市奇迹后,与乔布斯竞争30余年的比尔•盖茨似乎也有点“乔氏恐惧症”——“苹果公司一直致力于生产消费者想用的产品;乔布斯似乎总能够了解行业下一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他拥有难以置信的品位和高雅”,盖茨如是评价。
传奇般的乔布斯,神话般的iPhone,二者聚合在一起似乎成了无坚不摧的合金式市场战刀,但苹果自诞生以来就“被人咬了一口”,似乎在一开始就昭示出他不做完美的英雄,而欲以“缺憾美”来感动这个世界,这一点从乔布斯的个性、苹果公司疯狂的创新精神就可以感受到。
苹果iPhone,凭借自己的操作系统及独特的应用软件(App Store)模式,让许多市场和无数时尚人士竟折腰,它在西方市场的热销和高利润能否在东方续写神话?
悬疑:从东边“枯败”的几大理由
虽然iPhone在西方市场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吸金力”,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西方的美国微软和Palm Pre等已行动起来,准备直接用类似的产品与其分庭抗礼;东方的市场发展也是差强人意,印度iPhone1.5万台的年销量、iPhone在日本市场所遭受的冷遇、以及在中国这一最有潜力市场的大门口徘徊等,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光芒暗淡、危机隐伏的品牌。
首先,销售模式阻碍苹果抽枝展叶和成熟。众所周知,“独家合作+话费分成”这一与运营商捆绑的销售模式,曾在美国AT&T、法国电信旗下的Orange、英国O2和德国T-Mobile等运营商身上屡试不爽,最近却不断受到挑战,如法国政府驳回了苹果和Orange的上诉,裁决支持Bouygues Telecom的销售代理申请,这说明了iPhone的独家代理的销售方式已在西方市场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可能这点还不足以说明iPhone的销售模式受到了较大的问题阻碍,那我们再简单回顾一下它在中国市场上的困境。从2007年3月起至今,从中国移动到中国联通,谈来谈去还未见结果,其中一大重要原因就是销售分成的方式是中国政策和运营商都不可绕过去的坎。再加上对中国3G产业市场话语权的保护等情况,给苹果入华之途增添了更多的磨难。
其次,在亚洲三国市场的发展让iPhone的跨界营销之旅满是烦恼。中国市场的门还未进——驱狼之声此起彼伏,国内有不少电信专家和香港移动早已抛出“接受iPhone模式等于自杀”的观点。此外,目前国内禁止手机带有WiFi功能,意味着iPhone的部分功能将遭到屏蔽,因此,即使iPhone跨过千难万阻后进入国内,由于3G制式等的不同,它的销售也会受到影响。
日本则更彻底,iPhone虽在其他西方各国市场有良好的表现,但日本人认为“包月费昂贵、功能稀少、摄像头质量不高、外观设计不够时尚等”,再加上日本一直对西方品牌怀有敌意的民族情绪等,让iPhone感到了被冷落的无奈。与美国人相比,日本人更多地将手机作为一种时尚配件,在日本拿着iPhone上街会让人觉得很“瘸”。
在印度的遭遇,则可能会让苹果公司更加迷茫。像中国一样,印度是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手机消费市场之一,苹果原先对iPhone在印度的发展寄予了厚望,但是自从2008年8月上市以来,就一直处于滞销状态,有分析师预计iPhone在印度的销售量还达不到2万部。在遇到高价格阻碍销售之外,苹果可能很难想到的是它在印度的销售商——Airtel只将iPhone作为提升自己品牌的有力武器罢了,该公司并不在意印度消费者是否接受iPhone,因为它主要通过其他方式从自己与苹果之间的合作关系上获益。Airtel移动业务首席营销官说:“对于我们来说,与iPhone建立起合作关系只是一种品牌上的合作关系,这就足以令我们感到高兴了。”从这里也看出,iPhone的独家销售模式也并非什么“神兵利器”,有时也会成为一个简单又令人尴尬的品牌跳杆。
最后,东方市场消费特点将成为iPhone不可承受之重。例如,中国和印度市场上,众多消费者已接受了了诺基亚,不管是入门级手机还是智能手机,诺基亚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都相当的高。同时,中国的3G网络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发展程度,中国政府同样不允许手机具有WiFi功能,这样iPhone的许多数据功能就无法发挥出作用,也势必会限制和影响iPhone在中国的发展。而且中国的消费者跟印度消费者一样,也不愿意与运营商签订多年的服务协议。Global Equities Research的分析师Trip Chowdhry说:“你想要求人们改变他们的行为习惯,这是很难的。”
综上所述,iPhone在东方市场将或强或弱的遭遇,例如各国政策的限制、运营商对合作方式的抵制、消费人群对高价格和消费习惯的差异、由制式的不同而带来转换网络的问题等,它将不可能达到像iPhone美国、欧洲市场那样的辉煌,苹果公司如不正视和有策略地解决好这些问题,iPhone的市场首先由东方开始溃退将是不远的事。
(作者:罗乾波)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