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减持美债何足惊诧
 

  自2008年底以来,每月中旬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总是吸引着媒体和分析师们的目光,因为在这一组组看似枯燥的数字背后往往蕴藏玄机——人们可以看到美元资产需求的变化,能够判断海外投资者对于投资美债的担忧程度及其对美国经济从短期、中期到长期的乐观程度,进而判断美国政府举债融资以复苏经济的难易程度。近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6月份国际资本流动报告同样不乏看点。

  正常减持美债引发惊诧

  据美国财政部8月17日公布的数据,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从5月的8015亿美元减少至6月的7764亿美元,减持幅度超过3%,这也是2000年以来中国对美国国债单月最大减持。虽然4月份我国也曾出现过44亿美元美国国债持有量的下浮,但是截至6月末,中国仍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其次是日本的7118亿美元和英国的2140亿美元。

  继2008年增持了52%的美国国债后,中国2009年以来已经为美国国债融资贡献了6.7%,并仍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中国在截至6月底的12个月里总计购买了555亿美元的长期债券,增持比例为9.9%,目前总持有量为6177亿美元,其中仅6月份就增持了266亿美元,比例为4.5%;同期中国持有的美国短期国债则减少了65亿美元至1587亿美元,减持比例为3.9%,其中6月份减持比例为25%。

  此次中国正常的减持美债却引发了惊诧。美国财经网站CNBC标题为“中国正努力在美国国库之外寻求投资渠道”的文章,把五六月份中国净增持美国国债的数目,与这两个月中国122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进行比较,称这两个月中国在购买美国国债上花的钱“非常少”,刚超过外汇收入的10%,与前几年中国将外汇收入的60%—70%用来购买美国国债相比,可以说是“急剧下滑”。日本《产经新闻》网的一篇文章称中国减持美国债“是牵制美国的外交牌之一”,“由此可以逼迫美削减财政赤字,还可以对美要介入人民币汇率制度问题等实施牵制”。如此一来,正常的美国国债市场减持活动,得到了国际各界的关注。

  美心理之典型反应

  中国减持美国国债,引人关注可以理解。一方面,中国是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持有人;另一方面,中美经贸关系当前正处于关键时期,中国在此时减持美国国债,引发联想也属意料之中。

  其实,综合各方面信息来看,中国减持美国国债不必大惊小怪:第一,自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两年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中间价屡创新高,目前已跌破7.6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关口,美元兑人民币的持续贬值,加上市场对美国国债收益率持续看空,中国减持美国国债完全是基于市场判断的正常反应;第二,2009年减持美国国债的并非中国一家,韩国、印度等国也都有类似举措,美国的盟国英国的减持力度更大,仅4月份就减持124亿美元;第三,中国的减持行为并非突然,从2005年底开始,美国和西方媒体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这一话题的关注,可以说无论是市场方面还是美国当局,对此都早有心理准备。

  在美国国内经济增长乏力、房市股市双双不太景气的现实情况下,美国不少人希望外汇储备庞大的中国加大对美国资本和金融市场的投资,以此为美国社会这艘“超级福利航母”注入动力。不久前,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长借访华之际,大力推介其房地产按揭证券的做法,应该是这一心理的典型反映。

  相对于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来说,251亿美元不足以猜测中国将就此大幅减持美债。出于分散风险和提高收益的需要,中国减持美国国债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的方向,外汇储备多元化也是毋庸置疑的目标,但是现在也许不是大举减持美债的适当时机。一方面,在全球经济形势仍然不稳定的大背景下,美元资产仍然是当前相对安全的选择;另一方面,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大举抛售美国国债可能会从两个渠道伤及中国自身利益:一是不利于美国经济复苏,进而延长中国经济受到的拖累;二是会引发美国国债贬值,导致以美元资产为主的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缩水。

  美长期国债吸引力依旧

  美国财政部的报告同时显示,6月份海外投资者对长期美国金融资产的需求有所增加。6月份外国投资者购买美国长期国债净流入额为1236亿美元,净流出额为329亿美元,实际买入美国长期国债净额增加了907亿美元。其中,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持有国日本6月份大幅增持346亿美元至7118亿美元;第三大持有国英国增持502亿美元至2140亿美元,增幅超过30.6%;俄罗斯减持了46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从5月份的1245亿美元降至6月份的1199亿美元。

  截至6月底,海外持有美债累计增加了9.9%至3.38万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美林证券的数据显示,这近10%的增持是发生在美国国债收益率走高而价格呈现4.5%创纪录下滑的上半年。2008年,海外总计增持了30%的美国国债,总额达到了3.08万亿美元,而当时的情况是美国雷曼公司倒闭后美国国债收益率暴跌至50年低点。《华尔街日报》撰文说,尽管中国6月份“少许地”减持了美国的长期国债,但海外“对美国长期国债的总需求在增加”。尽管美国国债的安全性引起人们担忧,但美国长期国债依然具有吸引力。

  海外投资者追捧美国长期债券的主要原因也是预期美国经济有望在2009年年底、2010年年初回暖。此前,投资者对于美国国债的最主要担忧在于巨额赤字和通胀上扬导致资产贬值,目前来看,美联储对于通胀形势的预判对市场构成了某种安抚。
  
  事实上,这种情况在最近几周更为明显。据美国财政部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国筹集的750亿美元资金中,其中海外投资者购买了创历史纪录的3年期国债、自2005年以来最大比例的10年期国债以及几乎一半的30年期国债,这将有助于延长美国国债的平均到期期限。资料显示,2008年第二季度美国国债的平均到期期限为56个月,第四季度降至25年最低点49个月,目前仍在这一水平徘徊。据美国财政部预测,在未来的10年内,美国国债的平均到期期限将从目前的49个月—50个月延长至68个月—70个月。这些变化都表明,投资者对于美国预算赤字和通胀的担忧有所减轻,对于美国中长期经济前景更加乐观,而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增加美国长期国债的吸引力。

  中国海外投资走向多元化

  透过一些政治化的解读,人们不难发现,中国在减持美国国债之际,把投资的触角也伸到了其他领域。有消息称,注册资金达2000亿美元的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正准备通过美国联邦政府推出的公私合营投资计划(PPIP)购买最多2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不良资产。PPIP计划是美国财政部年初启动的,按照该计划,美国政府将设立数家公私合营的投资基金,联合纳税人的钱及私人资本收购高达400亿美元的银行有毒资产,但是PPIP至今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中投公司认为这比投资美联储的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工具(TALF)更为安全。目前,中投公司正在与9家负责PPIP计划的管理机构进行商谈。

  有评论就此认为,中投公司希望参与PPIP计划,为的是参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中投公司“热切盼望能参与房地产市场,因为它相信美国的房地产市场2009年多少会有反弹的机会。”中国向PPIP注资的倾向,以及6月中国少量减持美国国债的情况,可能是一个信号,标志着中国对美国经济的前景比以前更加看好,而这显然会鼓舞其他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信心。

  事实上,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寻找投资美国资产的更理想途径,而不是单单持有美国国债。对资本达2000亿美元的中投而言,20亿美元不算一个大数目,但此举可以被认为是中国投资美国资产的一次创新、积极的选择。应该看到,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如果能健康发展,将对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经济无疑是更大的福音;对美国而言,应该超越国债持有规模,树立更广阔的合作视野。

  (作者:成万牍)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现代商业银行 2009-10-19)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