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披露的2009年度基金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偏股型基金的仓位平均在90%以上,有些基金的仓位甚至达到95%以上,几乎是满仓操作。
看多的投资者认为,基金仓位高说明主力机构对后市持乐观态度,股市应该看涨。中国有句古话:“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事实上,自2005年以来的统计资料显示,当偏股型基金仓位在90%以上时,股价见顶的概率也处于90%以上。当股市在2007年10月出现拐点时,基金仓位平均在90%左右,基金集体判断失误。两年多后的今天,同样的事例又在上演,2010年1月底的股市失守3000点印证了这一点。而随着货币政策提前变调,股市行情也急转直下,基金纷纷大幅减仓。
为什么基金一满仓,股价就见顶?道理并不复杂,股市里的相反理论早已经对此作了总结:当所有的投资者都看好时,就意味着所有想买股票的资金已经全部用完,后续增量资金将出现短缺,此时将出现价格下跌;反之,当所有的投资者都回避股市时,该卖的人都已经卖完,股价一定见底。股神巴菲特总结的投资之道:“当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当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正是相反理论的最好诠释。
基金是我国股市里最大的主力,基金的行为对股市产生的影响举足轻重,通过观察基金的仓位即可判断出市场的心态波动。
在中国股市中,基金的投资者80%以上是资金在10万元以下的散户,因此,基金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散户行为的集中体现。也就是说,基金选择增加仓位或减少仓位在相当程度上不取决于基金经理,而是由散户投资的行为所决定。
但是,基金在2009年第四季度的高仓位并不是被动形成的,应该是基金的集体判断的结果。因为在基金报告中显示,第四季度的基金是以赎回为主的,目前四季报已披露的249只偏股型基金中,219只出现净赎回,占比达到87.95%,只有30只基金净申购,偏股型基金赎回总额达到785亿元。在不断遭到赎回的情况下,基金依然选择了高仓位,应该是基金管理者的主动行为所致。
在投资者不断赎回的情况下,基金还是集体选择加仓,其主要原因是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获批。推出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在即,资本市场更应该关注股票结构的不合理问题,解决的办法有两种:一是修改不合理的指数计算方法,将实际上不流通的部分剔出指数的计算范围,这样就使指数期货的标的更科学,这项工作做起来十分简单,也无任何市场阻力;二是让这些大公司在国内股票市场进行大规模融资,不断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以修正不合理的股票结构,此举不仅有利于股票指数期货的推出,还有利于股票市场结构的完善。目前,一些商业银行面临资本金不足的困扰,它们可以借此时机在国内市场发行股票融资,既可以解决银行的燃眉之急,又可以破解股指期货的潜在风险,一箭双雕。
(作者:尹中立)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