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多年的索罗斯又杀回来了。这一次,这位对冲基金大鳄盯上了整个欧洲。
进入3月以来,欧元对美元一直在1.35附近波动,相比2009年11月的1.51,欧元在3个月间已跌去近10%。和欧元处境类似的还有英镑,由于投资人对英国的债务问题感到担忧,英镑2010年以来持续跳水,近期一度连跌,跌势之惨烈为2008年10月以来所罕见。过去一个月中,英镑对美元累计下跌4.5%,2010年以来的跌幅则达到8%。诸多迹象显示,趁着希腊等欧洲国家出现主权债务危机的当口,以索罗斯为首的一些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集体加入了做空欧元的行列,此举一度引发了美国司法部以及欧盟的高度关注。
关于欧洲货币的危机,有人指责对冲基金贪心难改,也有人认为是欧洲咎由自取,还有人指出,这可能是美国当局精心设计的巨大阴谋。业界莫衷一是,难辨是非。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围绕这一事件的市场波动还远未结束,后续发展需要密切关注。
一个晚宴与一个阴谋
华尔街日报近日披露,随着希腊债务危机持续升温,一些全球最重量级的对冲基金2010年早些时候在纽约密会,并达成了一致做空欧元的共识。
2月8日,包括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SAC资本及鲍尔森公司等几家对冲基金的代表在曼哈顿的一所豪宅举行了一个晚宴。在不到两个小时的宴会上,对冲基金大鳄们一边品尝蜂蜜烤鸡和牛排,一边谋划着如何将全球第二大货币打倒的秘密计划。
有猜测认为,通过小规模的聚会,对冲基金可以讨论在特定交易上进行彼此照应,而类似投资行为也在这轮危机中被广泛抨击。据透露,当年在雷曼兄弟等公司前景黯淡之际,不少大型对冲基金大举做空这些公司的证券,从而加速了这些证券的下跌和公司的最终倒闭。此次针对欧元和英镑的狙击亦可能有这方面的因素。2月的那次做空欧元的聚会,是由一位名叫欧文的基金经理提议的,而索罗斯恰恰是欧文所在的资产管理公司的负责人。更加巧合的是,就在前一个周末,索罗斯曾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署名文章,公开表示看空欧元。当时他表示,如果欧盟不解决其财务问题,欧元将会土崩瓦解。
欧元被机构“抛弃”始末
对欧元的关注始于2009年12月4日,当时美国就业情况报告提振了美元,欧元随之下挫1.5%。
2009年12月9日-11日,欧美一些大银行做空欧元,购买了一年期欧元“出售权”,即持有人有权在设定的日期以特定价格出售一项投资产品。
2009年12月16日,标准普尔下调希腊主权债务评级,欧元再度下挫1.3%。当时,包括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在内的一些大投资者均做空欧元,并认为欧洲的金融复苏将落后于美国。摩根士丹利的数据显示,在对冲基金巨头聚餐的一周后,做空欧元的交易规模已经达到创纪录的6万份期货合约——创1999年以来最高水平。晚宴的三天后,欧元再度遭遇抛售大潮,兑美元汇率跌至1.36以下。他们投资时借入的资金往往是自有资金的20倍,所购入头寸的价格只需变动5%就能给他们带来100%的投资回报。
1992年索罗斯曾大举做空英镑,导致这一货币的汇率大跌。在那桩举世闻名的交易中,英国被迫让英镑退出了欧洲汇率机制,从而导致英镑更加剧烈下跌。交易员们称,索罗斯的这宗交易赚了10亿美元。相比之下,欧元每天的交易量至少有1.2万亿美元,比英镑在1992年时的交易量大得多。
欧元的孱弱源自“先天缺陷”
在希腊危机中,对冲基金真的是在惹事生非吗?他们的行动真的有必要让欧美监管部门不得不联合起来拿出勇气才能堵住当前日益疯狂的投机行为吗?
欧洲指责华尔街安排的金融交易把希腊带到了需要救赎的边缘,但仔细看看希腊加入欧元区后近10年来的财政状况不难发现,希腊一手制造了其债务问题,而且其他欧洲国家也对希腊违反规定的做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希腊目前的债务困境本不应在欧元区发生,欧元区各国很早就制订了一个旨在防止任何一个消费无度的国家破坏共同货币的协定。该协定要求采用欧元的国家把年预算赤字控制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以内,政府总债务限制在GDP的60%以内。但向欧盟提交的预算报告显示,除2006年之外,希腊多年来均未遵守赤字规定。希腊问题表明,欧盟金融机构没有足够的权力或专业技能来防止成员国违规。欧盟需要新的手段来管理这种失衡状态,因为没有惩罚机制,不足以防范这些风险。
希腊的当前危机削弱了欧元,并让人对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的债务水平感到担忧。此危机说明,欧洲大范围推广欧元的政治野心与经济现实产生了碰撞,经济学界和历史学界认为,这源于欧元的一个先天弱点:即缺乏协调的财政政策来与货币统一伴生。一旦某个国家加入欧元区,如果他恣意妄为,其他国家也无可奈何,因为欧元的设计师们并没有设计出任何实质性的执法方式。
“狙击”欧元或许还会继续
如果欧盟放弃救助希腊等国,必然导致欧元短期内大幅度贬值,对冲基金可趁机而入;如果欧盟出手救助,则需大量投入欧元,而这势必会形成欧元中长期的贬值趋势,对冲基金同样有机会做空。
短短3个月,欧元兑美元跌幅已达10%,而这显然并非终点,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欧元兑美元跌破1.30指日可待,更有分析师表示,欧元兑美元有可能出现1:1的水平。
眼下,1欧元能兑换约1.35美元,而2009年12月时,1欧元还能兑换1.51美元。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交易机会正在金融大鳄们眼前展开,显然,对冲基金不可能放过这样的机会。
其实,不管欧盟是否出手救助希腊等国,对冲基金都有机会狙击欧元。如果欧盟放弃救助希腊等国,让这些国家退出欧盟,必然导致欧元区“地震”,短期内导致欧元大幅度贬值,对冲基金可趁机而入。
对欧洲央行而言,目前欧元兑美元的汇率水平是能承受的,甚至欧央行也认可欧元继续走低。不过,对冲基金同样在等待欧元的持续下跌,多方出手积极操作做空欧元,“狙击手”正静观其变。
“解铃”还需美联储?
如果对冲基金狙击欧元成功,这对刚刚启动复苏的全球经济来说是无法承受的。毕竟,谁都不愿再看到1992年和1997年对冲基金狙击英镑和泰铢成功后所带来的震荡,而对于陷于两难的欧盟来说,想以一己之力解决问题太过艰难,需要更多的国际协作。
鉴于目前的态势,美联储与欧央行之间的私下接触肯定是相当频繁的,这也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频频明确将保持美元在低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目前美国经济的基本面仍不适合加息;另一方面,则是来自欧央行的诉求。一旦美联储开始加息,欧央行不可能不跟进,而这对希腊等国打击将是巨大的,因此,美联储年内加息的可能性愈来愈小。一旦对冲基金狙击成功,欧元大幅贬值,对新兴市场的压力同样不容小觑,尤其是对中国的压力。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压力将大大增加,游资大规模涌入;另一方面,势必导致中国出口受阻,中欧贸易摩擦增加。
想要遏制对冲基金的大举进犯,最根本的做法是紧缩开支,减少预算赤字,不过这对于目前陷入困境的欧盟各国来说并不容易。就目前来说对欧元及欧元区的救助,首先需要的是欧美各国间退出战略的协调一致性,美联储不能过早加息。另外,就是欧盟请求美国加强监管,增加对冲基金投资的成本,即上调托宾税(即对现货外汇交易课征全球统一的交易税)。不过,实现这些目标同样不容易。
现在看来,围绕谁是谁非的争论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希腊的局势短期内还难以平息,因而金融市场的波动也还会继续下去。
(作者:刘丽)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