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贸易金融“润滑”外贸产业链
 

  贸易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撑,在国内企业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之时,国内商业银行为解决企业“钱袋子”问题提供了重要支撑,银行资金大量进入贸易活动,成为外贸产业链的润滑剂。

  我国升级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后,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既是商品价格和质量上的竞争,也是支付条件和结算方式的竞争。在新的形势下,银行业如何根据外贸形势的变化,更全面地支持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国际业务的水平,考验着众多国内金融机构的智慧。

  贸易金融的“血液”效应

  国际贸易融资以国际贸易为基础,不仅涉及国内、国外两个贸易市场和不同的法律规则等诸多复杂环节,而且融合了与进出口环节紧密关联的银行和商业双重信用。大力拓展贸易融资业务对银行减少风险资本占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增加结算收益、提升综合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化的贸易金融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贸易结算;二是贸易信贷;三是信用担保;四是风险管理,包括对企业的应收账款、增值服务、利率避险等;五是财务管理。可以说,贸易金融是贸易活动的“血液”,全球90%以上的贸易活动都需要融资、担保、保险或其他贸易金融服务。

  过去,中资银行对贸易金融业务的重视不足,以2006年为例,中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余额仅为220亿美元,与当年进出口总额1.76万亿美元形成鲜明对比,仅占银行贷款的0.7%,而这一比例在国际银行业中高达20%以上,在发展中市场的贸易融资约占进口总额的1/6。可见,贸易融资业务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贸易实现全球资源配置,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能力。伴随着我国外贸进出口的高速增长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贸易金融业务以其风险低、周转快的特点,越来越受到银行的重视,并得以迅速发展,成为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

  贸易融资新格局

  近几年来,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使银行国际结算额、新增贷款快速增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贸易的支持作用不断增强。同时,各银行延续“分类指导、择优扶持”的基本原则,对优质外贸企业给予授信支持。这些措施不仅盘活了银行的存量资产,而且对外贸企业的贸易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与此同时,外贸企业对贸易融资的需求特别是对外币的需求不断增加,从央行发布的数据看,去年10月份外币贷款增量达163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0%。由于外汇贷款受到存贷比和外汇头寸的限制,供应量有限。加之境内的美元利率相比境外偏高,一些有条件走出去的企业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境外融资。

  2010年决定贸易融资投放节奏的不是银行而是市场,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和预期将极大影响企业的决策,并影响贸易融资的投放。对出口企业而言,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减少其利润,而对于进口企业来讲,升值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并进行丰厚的套利活动。

  今年外贸形势以整体回升为主,但世界经济的复苏步伐要慢于中国,而且作为中国外贸主体市场的欧洲经济表现不佳,消费信心的恢复可能几乎为零。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进口市场将优于出口。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这也意味着我国将加大进口的比重,尤其是加快在能源和矿产等大宗商品领域的进口,鼓励增加高科技产品的技术和进口贸易。有专家预测,2010年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有望达到15%。

  金融危机使海外经济触底,众多中国企业看中了这其中蕴藏的反弹机会,掀起了新一轮海外并购的高潮。在企业开展海外并购的过程中,必然需要解决资金的问题,这就需要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撑,加大中资银行外币贷款的供应量,预计各家银行今年在贸易信贷方面将会加大投放力度。为企业“走出去”增值。

  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进程明显加快,并且已经突破了以进出口贸易为主的单一的运作模式,但所属国风险、信用风险、汇率风险仍是架在企业头上的三把刀,这也对金融机构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充当企业并购的财务顾问,提供项目风险评估、金融信息咨询、企业资质保障、竞标金融支持和法律顾问等一系列金融服务。

  反观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起步较晚,危机之前仅有5家中资银行控股或参股9家外资金融机构,7家中资银行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共60家。而且在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各家银行将重点放在增强自身资本实力上,在跟随客户走出去并为客户提供海外服务方面仍有待提升。

  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意味着银行的服务主体在信用条件、风险结构、资产性质等方面将发生显著的变化,因此,银行应从实用角度出发,为企业提供整体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方案。

  首先,可以为企业提供交易对手的信用保障,应对账款管理和融资,并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相互监管的组合业务,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将融资服务、电子化服务、离岸银行服务统一起来,紧密连接企业供应链管理,延伸服务范围。

  其次,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现金管理工具,在准确、安全、及时为客户提供货币给付和清算的同时,为客户提供以结算为基础的融资财务服务,提高客户资金的使用效率。

  再次,满足客户电子商务的要求,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将银行的客户网络与供应链有机整合,发挥贸易和金融的协同效应。

  最后,应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发展保理业务等金融创新。作为贸易金融领域的一项重要业务,保理业务以其明显的中间业务属性日益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但我国2004年的保理金额仅为43亿欧元,而保理市场最发达的意大利同年的保理金额则达到1200亿欧元。发挥保理业务营销特色,推进新型银行贸易信贷,不仅能提高贸易融资数量,而且有利于拓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对贸易活动和银行而言都是“双赢”的选择。

  作为对外贸易大国,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在近几年中已经有了显著改善。但国际贸易并不是简单的买与卖,它覆盖了众多知识和领域,因此也存在着诸多风险。当前,全球银行业正进入一个去杠杆化、资本结构重组及整合的阶段,中资银行在加快全球推进、提升国际化水平的同时,将帮助企业增加资本积累,推进技术创新,从而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作者:左溆)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现代商业银行 2010-06-12)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