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有关石油的“本土式”解答
 

  石油以其不可再生的姿态,让全球意识到,其需求价值的波动同样可以挑动世界经济的敏感神经。国家发改委于5月31日宣布,自6月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进行调整。油价的再次调整不禁让市场对其需求走势猜想颇多,由此也引发出关于石油的多重疑问。

  内需所求?调整的本源

  随着经济增长,我国能源供需矛盾加剧,产量与消费不对称,未来能源进口增加难以避免,对外依存度上升趋势仍将继续。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煤炭、石油及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进口量均在增长。进口原油7785万吨,同比增长36.7%;进口天然气45.1亿立方米,同比涨幅增至206.1%;净进口煤炭5058万吨,同比增加3715万吨。

  除煤炭以外,石油和天然气进口的增加都跟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关,中国经济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并且是以制造业为主,因此,能源的消费在逐年增长,但国内石油和天然气的增产能力不及消费能力的增长。事实上,国内能源开采方面不但没有减产,反而在增加,但增产能力十分有限,增量远远达不到国内的需求。

  能源进口量的增加对我们国家来说是好事。一方面,说明我国经济形势在好转;另一方面,进口增加把国内的资源节省下来,减少了国内能源的消耗。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能源发展大方向是调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尽量减少第二产业的比例,但这个转变时间会比较长,短时期内难以改变。此外,还要发展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之前出台的一系列措施就表示国家正在朝这些方向努力,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调整?以改革的名义

  国家发改委5月31日发出通知,从6月1日零时起,汽、柴油供应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30元和220元,调整后的汽、柴油供应价格分别为每吨7190元和6460元。此次油价的调整使得市场将目光再次投入到石油这一引人关注的能源行业,而政府的调整动作使价格的管理职能可能逐步由直接制定价格向协调、监督方面转变,灵活利用税收、利率、储备等经济手段,间接调控国内石油价格。

  今后政府主要职能是建立灵活的税收制度等经济调控手段,同时,建立对市场价格的监控机制,在市场竞争主体多元化和石油来源多元化的前提下,将价格制定权完全交给企业。

  作为石油进口大国和消费大国,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没有油品定价权,主要是因为没有机会参与石油期货贸易。如果能够把石油期货市场做起来,形成以我国为价格地的石油价格体系,将有利于争夺石油定价权,增加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手段。因此,随着石油市场竞争主体多元化格局逐渐形成,价格市场化将成为必然,建立石油期货市场就会成为可能。

  此次油价调整预示着国家将会继续按照财税体制改革所坚持的“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原则,推进对包含增值税、所得税和资源税在内的一些税种和税率的改革。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并适当降低增值税税率,减轻企业税负。整合油气资源税费,与国际油气财税制度接轨。

  改革?找寻平衡处方

  我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是2009年年初国家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改革,同时形成新的价格机制。自2009年5月份正式公布《石油价格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为《办法》)以来,现在的形成机制是按照价格管理办法在执行。

  它的核心内容是: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和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联动。选择国际市场三种原油作为价格联动参照,包括迪拜原油、辛塔原油、布伦特原油,如果这三种原油价格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加权平均值超过4%的变动幅度,比如上涨了4%或者是下降了4%,这时国家就可以调整成品油价格。把三地的原油价格平均值测算成中国的到岸价格,加上港口费用、运输费用、炼厂加工费、税收,再加上合理的利润,这样就可以推算出国内成品油的出厂价格,零售价格则要按照出厂价格等比来调整。

  《办法》出台一年多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频率是比较大的。国家发改委根据《办法》,该上调的时候上调,该下调的时候下调,非常严肃和比较严格地执行了政策规定。对《办法》可以解读为:第一,政府主导;第二,市场导向;第三,国际接轨;第四,适度调控。国家发改委在调价的时候,不管是上调还是下调,除了按照价格公式测算以外,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前几次上调,调整价格的时候测算一个价格,和实际调整价格略有出入。比如说上调,测算出来是800元,可能最终只调500元。因为往上调,跟宏观经济形势有关,并对CPI有影响,另外与公众的承受力、相关利益群体的承受力都有关系,所以非常谨慎。但是下调的时候,算出来是多少,基本就可以下调多少。

  很多消费者误认为油价涨得多、降得少、涨得快、降得慢,原因在于消费者不了解前几次涨价的确是涨了,但几乎都没有涨到位。如果价格下调太多,油价离市场越来越远,这肯定不合适,所以广大消费者才会产生涨多降少的直观感受。

  从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看,油价上升、天然气价格也上升,油降、气也降。但这次国内油价下调而天然气价格上调,这是因为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相对滞后所致。我国的天然气价格改革是长期而复杂的问题,复杂在天然气价格和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尤其是城市燃气,直接面对所有的老百姓,所以价格改革非常艰难。应该说,国家这次利用当前难得的有利时机,把天然气价格改革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为下一步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整体方案或者价格机制的形成做好铺垫。

  现在国内天然气价格和国际市场相比,大体上是国际市场的一半;与原油相比,大概相当于原油价格的四分之一;与液化石油气价格相比,大约也相当于四分之一;与燃料油价格相比,大约相当于三分之一。就是说天然气的价格长期偏低,尽管此次涨了25%,但与它的真正价格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改革还会继续。

  总之,成品油也好,天然气也好,它们的价格变动是永恒的,不变动是暂时的,改革还会继续。因此,社会也好,公众也好,应该逐渐适应这种变化。

  民企参行?为创新探路

  五年前,国家公布“非公经济36条”,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民营企业并没有实现其梦想。五年后,国务院又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36条”),针对石油行业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石油天然气建设并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支持民间资本参股建设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

  国家虽然已明确把市场的大门向民企敞开了,但最大的挑战在于政府不能通过法律或行政命令的手段强行左右市场。在国企实力异常强大,上游勘探开发等资源已被国企大部分占有的情况下,民企能否真正进入,还要看国家能否有效协调利益关系,尤其是国家能否在国企与民企之间搭建起平等对话的平台和机制,仅单纯依靠国家协调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因为市场经济需要企业拥有实力。

  民企最好根据现实问题,利用自己的成本优势和相对灵活的运作特点,通过兼并、重组等市场化手段将自己做大做强。等积累一定实力后再从中下游切入,加大在炼化及石油销售领域的参与力量。等资金比较充足、技术比较成熟的时候再与大型国企谈合作,进军上游。

  民营企业因自身力量不够强大,很难与国企进行竞争。在较长的时间内,民企进入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对石油市场格局不会产生大的影响,除非国家在鼓励民间投资的同时,加快国有资本的重新布局与调整。虽然民企较难改变石油行业市场格局,但并不意味着石油行业市场格局不会有变化的可能。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中石油、中石化之外的大型国有企业,如中海油等越来越多地参与到陆上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再加之外资介入,就有可能打破现有的石油市场格局。

  如果政府要摆脱政令再次流产的尴尬,必然会想一些办法让“新36条”在某种程度上显现出成效。接下来政府必然会采取一些行动,比如取消非国营贸易配额的政策,放松对民企原油进口的限制,将民企也纳入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计划中去。

  如果国家能根据“新36条”内容再配套出台一些政策,采取一些举措,民企一定要抓好机遇,多渠道建立合作关系,最终实现石油市场的真正繁荣。

  (作者:董秀成)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现代商业银行 2010-08-19)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