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产业升级的低碳“必然性”
 

  提高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是我国解决产业竞争优势断档、平稳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性举措。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不能仅靠行政手段推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力量,使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能够充分发挥其地区竞争优势。我们从产业竞争优势的角度可以看出,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依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既有传统的挑战,如基础设施不十分完善、产业配套能力不强、社会能力相对较弱等;也有新的挑战,就是如何向低碳经济转型。

  低碳理念,重置全球产业格局

  早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一些西方国家就开始把迈向低碳经济作为其竞争战略的新支点。欧洲国家是温室气体减排的积极倡导者,并首先建立起对二氧化碳进行严格的管制政策和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其目的就在于重建欧洲国家在全球的竞争优势。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美、日等国对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向低碳转型并无很大兴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不仅欧盟更加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且美、日也改变了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态度,积极推动其向低碳经济转型,可见发达国家都进一步加快了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步伐,碳排放成为影响国际竞争的一个新的重要因素。

  发达国家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会对国际竞争规则产生影响,使发达国家会加大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并把减少碳排放作为一条重要规则引入国际竞争。西方国家向低碳经济转型,短期内会增加碳密集行业的成本,为了抵消这种影响,西方国家计划征收碳关税。美国实施新能源计划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有利的,但对一些排放较多的产业会造成较大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会影响它们的竞争力。为了防止美国这类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美国极有可能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欧美国家目前已经有一些法案涉及到碳关税的具体征收方案。

  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将影响全球分工格局,或将减少中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由于信息技术革命、管理思想与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世界性的关税减让和放宽限制使得商品、资金、人才、信息流动的快捷和便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商品、资金和信息等主要经营资源可以自由地跨国流动,按照不同国家(地区)经济发展阶段所展开的产业分工已经难以为继。世界制造业出现了在全球范围布局产业链的趋势,发达国家纷纷把制造加工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去工业化”现象,这为我国东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国际金融危机后,西方国家开始反思过去“去工业化”所导致的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提出了“再工业化”的思路。“再工业化”并不是要把已经转移出去的生产活动重新收回本土,而是把重点放在新能源、节能环保、新兴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的以低碳经济为基础的“再工业化”计划,将改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制造领域的分工,减少中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

  低碳经济转型,中西部挑战大于东部

  在全球温室气候的排放中,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首次使发展中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于2008年超过了发达国家。2008年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了1.7%,2002年以来年均增长率为3.8%。发展中国家的排放占到全球排放的50.3%,工业化国家为46.6%,发展中国家的排放量首次超过工业化国家,加上发达国家开始实施竞争优势转型战略,大力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作为碳排放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更大的减排压力。就历史累计排放而言,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即使不考虑历史累计排放,就当期作比较,中国的人均排放量较发达国家也是低的,但中国的排放总量较大,人均排放在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并不低,所以中国面临的压力很大。2009年11月,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会议在哥本哈根举行,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

  降低碳排放包括两条路径,即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改变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是假定能源消耗强度年均下降4.6%进行估计的;改变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是在假定对化石能源征收碳税情况下进行估计的。为了提高非化石能源的使用比重,政府可以有多种政策操作,如对非化石能源进行价格补贴、对化石能源征收碳税。由于征收碳税在国际社会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我国对资源环境税改革正在提上议事日程,所以这里我们模拟的是每吨碳征收10元的碳税结果。从降低碳排放对各省的影响来看,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从绝对量看,降低碳排放对中部地区的影响较大,从相对量来看,降低碳排放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降低碳排放对中西部地区影响较大,其原因在于:中西部地区那些碳密集程度较高的行业也是那些相对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行业,如江西省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除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外,其余产业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均没有超过5%;安徽省具有全国竞争优势的产业极少,其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湖南省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包括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全国市场占有率基本上都在5%左右;内蒙古是近年来发展比较快的省份,但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基本属于资源型产业,在全国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内蒙古的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前几个行业包括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

  克服劣势的政策设计

  在低碳经济转型成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新方向的大背景下,中西部若要成为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的新的承接地,则必须克服由低碳经济转型对中西部产业竞争力造成的不利影响,这就需要设计比较好的碳排放权分配制度。

  目前,国际上的减排政策包括两种类型:管制型和市场型。管制型包括两种形式:限制或禁止某种产品上市;通过授权或颁发许可等形式,禁止某种特定技术的使用。在管制型方法和市场型方法中,大部分学者建议采用市场型方法,理由在于管制型方法很难迅速地对难以预测的技术进步和消费者偏好变化做出反应,市场型方法主要是通过改变产品的相对价格来改变产品结构,促使消费者更多地选择低碳产品,从而影响生产者行为。采用市场型方法,政府不可能同时控制价格与排放数量。而采取排放贸易计划和混合型计划,则需要对碳排放数量进行分配,分配包括多种方式:以特定的基年数量及基年技术为基础的单位产品的平均排放量,基于最佳技术基础上的单位产品平均排放量,以及上述方法的任意组合。混合型方法的特点是配额贸易计划需加上最高排放限价,而在规定的最高限价上,政府可能发放无限多的排放许可权。

  就推进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考虑,我国的碳排放权分配宜采取管制型加市场型的办法,这里姑且称之为混合型办法,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所有地区都规定一个碳排放强度的下降指标,这个指标各省都一样。中西部地区因为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目前较高,降低碳排放的潜力相对较大,这样的指标分配方式对中西部较有利。

  2.对碳排放程度较高的行业,禁止某类技术的应用。由于中西部地区一些有竞争力的行业相当一部分是碳密集程度较高的行业,对这些行业采取禁止某类技术的应用,有利于降低中西部未来碳排放的压力。但在实施这项政策的过程中,必须对中西部地区实行一定的扶持,采取必要措施,促使中西部地区高碳行业的低碳化,加快碳密集行业技术改造的步伐。

  3.超额完成指标的部分可以用于下一个计划年度使用,或可能进入市场交易。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目的是要在国际竞争中进一步发挥我国传统的竞争优势,但在国际经济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国要通过推进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来化解产业竞争优势转型的风险,则必须通过有效的政策设计,克服低碳经济转型对我国传统优势产业的冲击。混合型碳排放权分配的办法将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作者:张其仔)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现代商业银行 2011-01-27)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