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巴塞尔协议加码流动性风险监管
 

  商业银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最根本特征就是吸收存款同时也发放贷款,通过“杠杆化运作”和“期限转换”完成资金供给和需求的对接,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天然就存在着发生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管理也因此一直是商业银行日常营运中所关注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本轮金融危机中,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均出现了全局性的流动性危机,使得在全球范围内强化对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成为国际共识。受G20国家和金融稳定委员会委托,巴塞尔委员会在2009年12月发布了对全球银行业流动性监管的建议性文件《流动性风险的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建议稿)》,虽仍为建议稿,但各方已就其原则和指标基本达成一致,预计未来正式文本较此不会出现根本变化。

  该建议稿在简要提出五项流动性风险管理稳健框架的关键要素之后,主要详尽、系统、力求具备可操作性地提出了两大流动性监管指标和四个方面的监测工具。其中,两大流动性监管指标是未来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核心。

  两大监管指标渐明

  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两大流动性监管指标,一个是流动性覆盖率(LCR),另一个是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前者的目标是通过确保机构拥有足够的优质流动性资源来提高银行应对短期(3个月以内)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后者的目标是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让银行运用更加稳定、持久和结构化的融资渠道来提高其在较长时期内(1年以内)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所谓流动性覆盖率,是指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与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之比;该比率的标准是不低于100%,即高流动性资产至少应该等于估算的资金净流出量,或者说,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小于0。

  其中,“优质流动性资产”应当满足即使在严重的机构特定压力和市场压力下,它们产生流动性的能力依然完好无损,甚至这些资产反而在压力条件下还会受益于所谓的“安全投资转移”。

  “净现金流出”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设定压力情景下,累计的预期现金流出量减去累计的预期现金流入量(即在测算期的压力情景下,净累计流动性缺口)。累计预期现金流出量是各类负债项目余额与预设的流失率百分比的乘积,再加上表外承诺与预设的提取比例的乘积;累计的预期现金流入量是应收账款与压力情景下的预期流入量百分比的乘积。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对于各种资产,巴塞尔委员会详细给出了相应的变现最低折扣系数,并允许各国监管当局根据情况将折扣系数向上调整;对于各种负债,也详细给出了相应的最低流失率因子,并允许各国监管当局根据情况将流失因子向上调整。

  引入流动性覆盖率作为监管指标,意在衡量在监管当局所设定的流动性严重压力情景下,机构是否能够将变现无障碍且优质的资产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以满足其30天期限的流动性需求。一般认为,如果足以支撑30天时间,届时管理层和监管当局能有足够的时间采取适当的行动,使这家银行的问题得到有序处置。

  所谓净稳定资金比率,是指可用的稳定资金与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之比,该比率的标准是应大于100%。

  其中,“稳定资金(ASF)”指的是在持续存在的压力情景下,在1年内能够保证稳定的权益类和负债类资金来源。其根据不同分类的权益和负债账面价值乘以每类相应的ASF系数之后加总得到;ASF系数是监管当局所认定的可用资金稳定系数,巴塞尔委员会给出了能够赋予该系数的最大值,并允许各国监管当局根据情况向低调整。

“稳定资金需求(RSF)”等于银行所持有的资产价值与该类资产特定的稳定资金需求系数的乘积,再加上表外业务(或潜在流动性风险暴露)与其相应RSF系数的乘积。RSF系数是指监管当局认定的各类资产或表外风险暴露所需要的稳定融资支持部分的百分比,巴塞尔委员会给出了能够赋予该系数的最小值,并允许各国监管当局根据情况向上调整。

  引入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作为监管指标,意在对偏重短期的流动性覆盖率指标从更长期限方面形成补充,鼓励银行通过结构调整减少短期融资的期限错配,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特别是用于确保投行类产品、表外风险暴露、证券化资产及其他资产和业务的融资,至少具有与它们的流动性风险状况相匹配的一部分满足最低限额的稳定资金来源,防止银行在市场繁荣、流动性充裕时期过度依赖批发性融资,提高监管措施的有效性。

  四大监测工具已成利器

  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流动性监测工具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合同期限错配、融资集中度、可用的无变现障碍资产和与市场有关的监测工具。

  所谓合同期限错配,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合同约定的资金流入和流出之间的缺口。假定所有现金流都在约定的最早时间内发生,则这些到期日缺口就显示了银行在特定时间跨度内需要补充的流动性总量。该指标意在帮助监管当局发现银行在现有合同下对期限转换的依赖程度。

  所谓融资集中度,是分别从三个角度进行度量的:一个是从交易对手角度进行度量,即从单个重要交易对手(提供的资金量超过银行总负债1%)所吸收的负债资金与银行资产负债表总量之比;另一个是从金融工具角度进行度量,即通过单个重要产品或工具(超过银行总负债1%的产品或工具)所吸收的负债资金量与银行资产负债表总量之比;第三个是币种角度进行度量,即每种重要货币(超过银行总负债1%的货币)计价的资产和负债清单。使用融资集中度指标的目的是希望识别比较重要的批发融资来源,监管当局希望借此鼓励融资来源的多元化。

  所谓可用的无变现障碍资产,是指银行可以用来在二级市场进行抵押融资和/或被中央银行接受作为借款担保品的、无变现障碍的资产。

  所谓与市场有关的监测工具,是指包括股票价格(包括股市整体表现以及与被监管银行业务有关的各个领域的数据)、债券市场(货币市场、中期票据、长期债务、衍生工具、政府债券市场、信用掉期互换的价差指数等)、外汇市场、商品市场以及与某些与特定产品有关的指数(如某些证券化产品指数、信用违约掉期等)等在内的即时高频市场数据。这些数据可作为银行存在潜在流动性困难的早期预警。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仍然被作为监管指标的“存贷比”,在巴塞尔委员会的最新建议文本中不仅没有进入监管指标和观察工具,简直只字未提。这暗示,在巴塞尔委员会看来,在银行资产和负债日益多元化的现实背景下,曾经为传统商业银行所使用的“存贷比”,已丧失了其在流动性风险度量上的敏感性,或者说已经引入的其他指标是远比“存贷比”更佳的度量。

  纵观上述巴塞尔委员会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最新建议文本,不难发现以下几个特点相当突出:

  第一,将“流动性监管”提升到“资本监管”同等重要的地位。正如BIS前总经理Andrew Crockett在本轮危机后所说,流动性和资本要求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它们应该成为监管改革最重要的核心。

  第二,不遗余力强化流动性监管指标的可计量、可操作性和可监管性。文本对各项指标均提供了清晰的计算公式,对于加权计算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系数也明确给出了相应的赋值边界,显示出巴塞尔委员会整个报告均力求流动性监管指标的可计量、可操作性和可监管性。

  第三,负债的稳定性和资产的变现能力需要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和“实质特征”来最后确定。虽然巴塞尔委员会力求增强“流动性风险跨境监管的一致性”和在监管指标上取得一致标准,并给出了两大监管指标可作为国际通用的具体参数的数量边界,但却同时不得不承认,“一些参数需要各国监管当局根据各国实际情况设定。如,零售存款的潜在流失率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一个国家的存款保险制度。”只不过根据国情调整了的“参数应该具有透明度,并在各国的相关法规中予以说明”。

  更为重要的是,在对不同资产、负债按要求进行分类并赋予相应系数计算指标数值的过程中,通过“实质特征”而非直观账户名称或会计分类来进行甄别,则是整个《流动性风险的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建议稿)》一以贯之的操作准则。

  这意味着,在正式引入巴塞尔委员会的最新监管规则之前,充分理解本国国情的独特之处,对于保证其监管准则在本国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作者:鲁政委)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现代商业银行 2011-01-27)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