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波路(PailoSabbatini),51岁。资深外交官;家世幽远;身为作家、书法家、画家与收藏和鉴赏的行家。其热爱中国文化。其职业身份,家世背景,个人修养与作为,是诠释和体现“意大利之美”的适当人选。
《行家》:作为目前名列世界第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从你的角度看意大利是如何善用和保护文物?
倪波路:说到文化遗产的保护,意大利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研究和采取措施保护文化遗产和大师作品的国家。古罗马时期就有伟大的公共建筑,为著名人物建立雕像就是罗马帝国的创建,他们非常重视荣耀。文艺复兴之前,教会已经开始整理登记古代文化遗产。文艺复兴时期,发掘了许多古罗马的文化遗产,文艺复兴的大师重新认识和再现古罗马的美学观念。我想强调的是,文艺复兴的大师不仅仅是艺术家,他们许多还是建筑家、科学家,他们在主持建筑工程的时候,已经在考虑和试验采用什么样的材料来建造,可以留存长远。
文艺复兴时期,教会、贵族都鼓励和资助大师们进行创造。教会开始接受新的观念:不要打破宗教上的规则,但要打破宗教上的忧惧,人们相信上帝给了人类特殊的力量,人们可以放开手脚进行创造。从那时开始,意大利人就不仅重视创造,也重视保护古代遗产和大师作品。当时已经有专门的机构,研究各种方法保护文化艺术作品,研究涉及各个领域:建筑、雕塑、壁画、书籍的保护等等。米开朗琪罗就开发出许多不容易损坏的材料,包括特殊的墙面涂料。
《行家》:意大利两度创造了辉煌的人类文明:罗马帝国和文艺复兴。2800多年过去了,古罗马帝国业已偃旗息鼓,而借助古希腊、罗马之名横空出世的文艺复兴,持续了两个半世纪,是欧洲振兴的起点,直至今日依然是意大利的精神源泉。请问,文艺复兴核心价值(精神内核)是什么?文艺复兴给人类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倪波路:意大利从古罗马时期开始,就是一个开放的国度,高度重视和其他文化的互动,从互动中得到永不衰竭的活力。因此我在这里要强调两个核心概念,首先是美Beauty,其次就是互动Interaction。古代中国认为自己是天下的中心,古罗马也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不过古罗马把自己看作思想交汇的中心,文化交流的中心,古代罗马城一直是人来人往的。出于军事目的和商业目的,古罗马人重视修建道路,有完整的道路体系,所以有这么一句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以罗马城为中心的街道建设也促进了文化交流。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意大利是出旅行家的地方。元代,马可波罗就去了中国。热那亚人哥伦布,得到西班牙王室资助去了美洲。条条大路通罗马,从另一方面讲,从罗马这个中心出发,也可以到世界各个地方。人来人往,带来许多新的思想,新的文化元素和美学价值。重视人性,重视美,重视交流与互动。
《行家》:传统与现代的协调是当下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对中国而言,更是迫切的问题。意大利为何能“更好地协调过去年与未来”。继承、保护文化和道统而不是复制和抛弃?
倪波路:现代的东西如果继承了传统的精华,就会产生美。我们不能忽视传统,忽视经典。在保护和善用传统方面,意大利人不仅研究开发了许多技术,在很早就有了严格的法律保障。1861年意大利联合成一个大王国,将原先的众多小国融合起来。当时就有严格的机制,不破坏各个小国小镇的文化特色。意大利的城市规模大多比较小,新建筑怎样与古迹和谐地矗立在一起,是受严格控制的。现在意大利除了米兰这样的城市,你很少看到摩天大楼。
《行家》:意大利的设计是世界造梦工厂——古典美、细节、独特文化气质。像阿玛尼和范思哲被称之为“文艺复兴人”是其中的代表。从文化继承的角度为什么能如此?
倪波路:意大利人天生热爱美的东西,他们放眼看出窗外就是美的建筑、雕塑,生活在露天博物馆当中,所以意大利人对于美的东西非常敏感。阿玛尼是意大利时尚界的代表,他其实不仅吸收了前人的精华,也注意吸收世界各地美的元素。类似哥伦布,马可波罗将世界其他地方的东西介绍到欧洲,阿玛尼也把世界各地的美都吸收过来了,并进行融汇创造,所以取得了成功。作为文艺复兴人,他必然是开放的,全面的。意大利的设计,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培育起来的。这又回到我强调的意大利文化的两个核心:美和互动,关注美,并从互动中得到活力。
《行家》:时下风行的“慢生活”主张中的慢食、慢性、慢城市,都是从意大利肇始的。从容生活,不疾不徐。你如何理解和实践“意大利生活方式”的慢生活。
倪波路:慢生活是当今意大利一项社会运动。关于慢生活SlowLife,有一个概念必须澄清,不是什么都慢,而是有快有慢。关键在于如何掌握节奏,合理安排生活。意大利人是非常享受生活的,他们懂得保持自己的空间不受干扰。譬如平时可以很忙碌,但吃饭的时候就好好享受不谈生意,所以在意大利是不存在什么商务套餐之类的。过于忙碌不是现代生活的必要,而是一种神经官能症。慢生活SlowLife是对这种神经官能症的预防和治疗。意大利人注重细节,懂得在细节上享受人生,比如享用精美的食品,唱歌,亲抚小孩??我个人在工作之余会画画,弹古钢琴,在路上也会停下脚步看中国的小孩。看到中国小孩天真无邪就很高兴,他们是这个国家最大的财富。小孩就在传达一种美,一种幸福,一种生活的前景。慢生活的出发点是懂得享受生活。
《行家》:我们了解到你家世悠远,自己又是收藏和鉴赏的行家。在你看来“何谓富”、“何谓贵”?
倪波路:亚历山大大帝建立了横跨三大洲的帝国,但在印度他受到了智者的教训:“你以为你拥有了整个世界,但你只能踏着你两只脚大小的土地”。所以所谓财富,不在于你占有的物质,而在你的思想灵魂方面。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不是占有一件东西。比如看到艺术品,如果能够领略其中的美,就已经幸福了。对于收藏和鉴赏,我想告诉大家,有些东西不能因为年代久远,我们就一味说好。这是不对的。我们知道今天有些东西是垃圾,不是艺术,就像今天一样,古代的东西也有高下之分。比如意大利许多机构希望将意大利艺术品拿到中国来展示。作为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长,我就有责任告诉中国朋友,哪些意大利艺术品是真正有价值的。我很高兴看到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发展了,也会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在经济水平提高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会涉足收藏艺术品。我不反对收藏,但我们更应关注美。人们首先应该得到教益,如何去认识美,如何去衡量价值。
《行家》:非常感谢倪波路先生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期待您借助我们杂志向读者介绍更多意大利的文化精髓,也期待您能为我们撰写艺术鉴赏方面的文章。
倪波路:我很乐意为贵刊和中国的读者们效劳。今后如果有机会,我可以对一些具体的艺术品撰写文章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