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跟英国留学经历有关,作为保险业高管的杨勇艇,不仅钟爱发端于英国的网球运动,而且对于网球运动本身还有着英国人式的严谨的研究,并由运动总结出一套关于生活和工作的“杨氏”理论。
太太是最佳拍档
说起网球,就会说起练球的拍档。杨勇艇直言他的最佳拍档,既是网球拍档,也是生活拍档,那就是他的太太。杨勇艇跟太太平时工作都很忙,两人都觉得在家里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每天回到家里,都有一大堆家务、小孩教育等问题要面对,真正静下心来、一对一交流的机会几乎没有。对此,杨勇艇夫妇却有一个解决妙方——让网球来增进夫妻交流和感情!他得意地说,运动使他俩达成一种美妙和谐,既锻炼了身体,又有了独处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不能亏待生活。
杨勇艇说,杨太太身高只有一米六三,手臂很细,刚开始学网球时必须双手握拍,回每个球都要使出浑身力气,并且十有八九是打飞的。一开始训练时打五分钟就吃不消了,现在他俩可以连续打两小时,即使杨勇艇打过去的球比较快,杨太太也都可以回得很好,而且现在基本都是单手握拍了。杨勇艇由此总结,女孩子有时貌似纤弱,但论能力、潜力、柔韧性、协调性、耐力等却未必比男的差。
过程永远比结果重要
现实社会往往注重结果性导向,工作生活都是如此,大家只看结果。老板看最后的数字,不可能去关注过程。但杨勇艇认为,打网球就是过程永远比结果更重要。一般初学者都是教练抛球给他,他会觉得回球得心应手,实际上是老师喂球喂得好。但一两个月之后离开教练真的上场之后,就觉得自己进步并不大。因为在训练中教练不断给予指正的东西,常常没有真正融入你的运动思维中去。打网球的人都有这种感觉,就是有段时间总觉得自己水平怎么也提不高了。道理就在于,你自己脑子里原先预设的一套动作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大脑在不断回放那套动作,教练教的东西反而淡忘了。
生活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如此,平时总有一种懒惰精神,觉得孩子自己会去学习,不用去盯他。实际上我们忽略了一个过程,有时候觉得他考试成绩不错,就心满意足了。其实我们只看到了一个满意的结果,并以此来判断前面的过程都不错了。这个逻辑不一定正确。事实上考试分数高低倒在其次,培养孩子的学习方法以及对时间的管理等的过程是最重要的,方式方法学会以后,结果哪怕暂时不理想也不用怕,以后也自有能力去面对学习、生活和工作。
运动是最好的保健
杨勇艇身材魁梧,体重偏重,于是打网球的对他而言的另一大功能就是控制体重。体重直接影响他的血压,医生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运动。运动能彻底降低血压、血脂,和患其他富贵病的几率。这一规律在他身上得到很明显的验证,运动加强之后血脂就明显降下来了。血压也是如此,只要一运动,血压就会稳中有降。虽然每每打完球人都会觉得精疲力尽,大太阳下面晒两小时,真的很累。但你会感觉到,第二天早晨起来精神一定会非常好,绝对可谓神清气爽。
杨勇艇在英国读书期间还专门走访了网球的发源地。说起网球运动的渊源,他仿佛是一个体育史学家——现代网球的真正形成是在英国,英国人特别善于制定规则,1873年英国人制定了草地网球规则,最早的网球公开赛也在1877年的温布尔登,后来才有美网、法网等……他还参观过苏格兰的网球博物馆,看到1887年的球拍是树枝弯成的,中间网线是羊肠线做的,至今保存得非常好。
安联积极赞助体育活动
杨勇艇所服务的安联保险公司,对体育运动的支持也是情有独钟。安联的财产险参与了F1赛事,与德国的宝马联合赞助了威廉姆斯车队,显示了企业精神。安联还赞助了美国的Rider高尔夫球公开赛和美网公开赛,高尔夫是一个以球会友的平台,它讲究精确性和远见性,这又与企业精神很相似。对每个企业来说,不仅需要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而且需要一个非常精确的实施过程。德国人的管理风格就像瑞士钟表一样,每个零件都要求有很高的精确性。否则的话,他们造不出奔驰、宝马。今年开始安联还赞助了美洲杯帆船赛。帆船赛的特点是需要一种勇敢的水手精神,和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不管什么企业,团队合作精神都是极重要的。
安联除了资助体育赛事外,还投身于体育场馆的建设,慕尼黑的安联体育场是2006年世界杯主体育场,它的设计师瑞士人赫尔左克和德梅隆也是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者。安联体育场的主材料是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薄膜,依附在钢结构外面;而我们的“鸟巢”则是把钢结构外露。虽然在规模上,两者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形式和结构上还是有着诸多共通之处,毕竟它们的创作灵感来自相同的设计师。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