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保险时,一定要看清读懂保险公司出具的保险条款,保单中所有的权利义务,都会在保险条款中列明,并作为日后所有纠纷的佐证。但很多客户未必能看清、看懂这复杂繁琐的格式合同,而且里面还包含了很多职业术语,五花八门,令客户头痛。最后只能是推销人员怎么说就怎么听,事后回想起来估计都不记得保障是什么,更不清楚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理赔,以致于延误了理赔时间,得不到应有的赔偿…
下面我们将容易忽略,和不太容易理解的部分做个简单的介绍:
第一,看清“责任”最重要。
一张保单买的是什么,就是我们所说的“责任”,“责任”是什么呢?学名叫保险责任,在这里会列明保险公司在什么情况下会为您提供什么样的赔偿。例如:健康险是要在患有什么疾病的情况下才可以做出多少额度的补偿;意外险是要在出现什么样的事故的时候赔偿多少,赔偿的比例是多少;有的险种是在投保后一段时间出险才可以进行赔偿,这段期间被称为“观察期”等等。
重点要注意赔偿的额度和比例,一般来说尽量选择赔偿项目全,赔付比例高的进行投保,观察期当然是越短越好。
第二,读懂除外责任更重要。
除外责任就是保险公司拒赔的各种情况,当这些情况出现的时候,保险公司有权不赔偿。例如:被保险人酒后驾驶;无证驾驶及驾驶无有效行驶证件的交通工具;被保险人故意犯罪等;被保险人参加高风险运动,如潜水、跳伞、攀岩、探险、特技表演、赛车、赛马等均是除外责任。
牙齿治疗、精神病、误服药物、与怀孕有关的医疗服务和手术、以及被保险人先天性疾病或投保前已患的疾病(投保时已向保险公司说明,保险公司同意承保除外)也都不在保险公司的承保范围。以上都不包括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的特殊约定。
那么为什么要列明不予理赔的项目呢?而且一列就这么多。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所以出于商业目的,要把一部分很难控制的风险进行规避。例如被保险人故意的自残行为、违法行为,还有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例如战争等,这样做可以减少为了理赔而进行的投保行为,即道德风险的产生。
第三,缴费时间要牢记。
一般来说各家保险公司都会在条款中列明保险费缴纳的注意事项,通常会遇到“宽限期”个名词解释。
宽限期——该交费的时候却忘了,保险公司会给您宽限60天,只要在60天内缴纳了保险费,就不会对您的保单有影响。可要是过了60天,对不起,保单的效力中止了,看清楚,中止是中间的“中”,就是说您只要是在两年内把这段时间的保险费再补缴上,当然多少是要付一些利息的,您的保单就继续为您服务,可要是这两年内发生了什么条款中列明需要赔付的责任,对不起,保险公司一分钱也不会给。
第四,名词解释要弄懂。
例如什么是意外伤害?扭了腰,崴了脚,猫抓狗咬这些都是意外伤害。但生病可不算是意外伤害,另外还要留意的是意外伤害里所规定的伤残赔付比例是多少?当然,即使我们了解了这些,条款中的条目一般都是固定的,不能做任何修改。
还有一些对于疾病类的释意就更要注意。重大疾病类的险种中列明的重大疾病种类,在理赔的时候都需要对患病程度进行界定,即达到什么程度就可以进行理赔,换句话说就是什么指标达到什么程度就可以称作是患有重大疾病。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提出理赔申请,达到理赔目的。
第五,搭配购买很重要。
当我们了解了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某个产品条款中列明的保险责任和我们实际需要的保障是否吻合,覆盖是否全面。通常,一份条款涵盖所有需求的可能性不是太大,因此根据需求以合理额度地购买保险产品组合,才能选择到最优性价比的保险产品。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作者:北京明亚保险经纪有限业务管理部资深客服专员 张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