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5月22日(上周五)晚上,中国证监会就《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反馈截至6月5日,待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结束并正式发布后,即会安排新股发行。至此,市场担心良久的IPO重启的靴子有望最终落地。
四大亮点
本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新股定价进一步市场化,培育市场约束机制;推动发行人、投资人、承销商等市场主体归位尽责;更加重视中小投资者的参与意愿。总体来看,存在如下几个亮点:
亮点一:约束询价和申购报价,杜绝高报不买和低报高买,进一步市场化价格的形成机制;
亮点二:网上网下申购参与对象分开,任一股票配售对象只能选择网下或网上一种方式进行新股申购;
亮点三:网上单个帐户设申购上限,原则不超过本次网上发行新股的千分之一;
亮点四:提示所有参与人新股认购风险。
对市场的影响:短期有波动,长期趋势不改
相关数据表明,从1990年A股成立以来,剔除IPO暂停一个月以内的情况,IPO共有7次暂停,每次重启后,指数并未出现大幅下跌,相反重启后一个月上证指数上涨的概率高达83.3%,IPO重启并未拖垮股市。
从长期来看,重启IPO不会在实质上改变市场的运行趋势,A股20年的历史不断伴随着扩容,但是整体还是在向上走。股市具有融资功能才是健康的股市,第7次重启必然和前6次一样,不会实质上改变股指原本的运行轨迹。
短期而言,目前股市点位对应的市盈率已经不低,会有部分资金获利了结,也有部分投机资金会等待IPO开闸后的“无风险套利”。在分流、扩容、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下,短期市场存在一定的回调压力,其实已经在上周的盘面走势中初见端倪,波动均符合预期。
对中小投资者实在影响:不一定赚钱
IPO网上网下分开以及单个账户设上限,从理论上能提高中小投资者的中签率;但是约束新股定价进一步市场化,杜绝机构新股上市首日爆炒,也同时意味着“无风险套利机会”的消失。同时证监会强调要加强新股认购风险提示也似乎在预示以往的“新股神话”将会打破,新股中签从而不再意味着一定赚钱。
对基金操作的影响:事件性机会带来买入机会
无论是创业板还是主板谁将率先打响IPO第一枪,对基金操作而言(尤其是在建仓期的新基金),将带来买入机会。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不会由于股市的融资功能重新开启而受到折价,相反,受市场调整而降低的整体估值水平将给新基金带来价廉物美的筹码,一些基本面优秀的公司将是首选。申万巴黎同时认为:中短期市场的下行空间比较有限,如果经济持续向好、流动性继续保持充裕,市场的底部有望逐步抬高。
(作者:申万巴黎基金公司)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