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在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和中央表态支持刚需的影响下,冰封已久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久违的暖意。2月全国各大主要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成交突然出现环比井喷,不少人士就此认为小阳春来临,市场将全面回暖。然而市场真的开始回暖了吗?
自2011年10月以来,不少地方政府受制于财政压力,或明或暗对楼市调控政策做出微调,内容涉及限购范围、土地出让、普通住宅标准、税费优惠、购房补贴等能够影响到购房行为的多个方面。在短短的5个月内,已经有京沪渝为首的17个城市采取各种措施试图为楼市松绑:芜湖买房契税补贴、上海“旧政新解”、中山上调住房限价、北京调高豪宅标准……尽管这些微调多以紧急叫停告终,但此起彼伏的试探动作已经鲜明的传递给了外界一个信号:政府绷不住了,调控已经在放松了。
过去的经验显示,政府心目中GDP的增长,一直高于房价的稳定。一旦宏观经济减速,便会使用鼓励房地产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这几乎已经成了惯例。楼市中的既得利益者在一轮接一轮的调控中渐渐成长,每当调控显现一定成效,便会有声音高调宣扬中国经济崩溃论:如果任由房价继续下跌,就会面临房奴按揭断供,企业破产,银行不良贷款上升、资产质量恶化乃至倒闭,从而引发金融危机,然后就是整个经济体的崩盘。于是政府便会出台各种政策支持房地产投资,致使房价在调控中越涨越快,越涨越高,连原本用于满足人们基本居住需求的普通住宅也终于成了令普通百姓望而却步的奢侈品。就是在这种对再次暴涨的恐慌情绪之下,观望者匆匆入市,也促成了今年2月份楼市成交量的大幅上涨。
这样的担忧可以理解,那么2012年房价到底会不会出现报复性反弹呢?对此,银率网分析师认为,今年房价反弹的可能性很小。
首先,2月的成交大幅上涨是在1月极度萎缩的基础之上,远远不代表市场的回暖。今年1月份假期集中,即使在往年也是成交淡季,加上今年限购延期、市场低迷,买卖双方无心恋战,双重影响导致当月成交数据创近3年来最冷清历史。而2月成交虽有大幅反弹,不少城市距去年的平均水平也有相当的差距。
以北京为例,从2011年3月到2012年1月期间,月平均成交都在7000套,而今年2月仅成交4000余套,更何况,在一手房的成交中还有一半多来自于保障性住房的开盘,若剔除这一部分,事实上商品房成交仅有2500余套。再看上海,2月上海调整了普通住宅标准,新标准的出台刺激了很多购房者赶在标准执行前集中签约。这样的上涨称之为触底反弹显然更为适合,若以此为回暖标志还远远不够。
其次,2012年可以期待的仅是限贷限购大基调下结构性的倾斜。我们可以看到,地方政府的微调无一例外针对首套,略有逾越,便会被紧急叫停,对于二套、三套的政策依然稳如泰山,这也是过去从未出现的。中央在关于房地产的态度中多次强调,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中,温总理更明确指出,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因此,银率网分析师认为,2012年整体政策环境应当会比2011年略为宽松,但房价大幅反弹的基础相比过去薄弱的多,可以说,今年将以稳定为主,出现暴涨暴跌的可能性非常低。
在持续的低迷之后,市场自身有反弹的要求。在政策层面,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的压力下会继续楼市松绑的尝试,而货币政策上,进一步松动已无悬念。 在中央整体调控基调不变、针对首套购房者出现结构性倾斜的态度下, “拯救”地方经济的重任便要寄托于刚需身上,银率网分析师预测,扩大拥有购房资格人群的范围或成为地方政策的重要出口,而备受关注的房产税也将逐步推广。
在二季度后,针对首套购房者的支持政策有望进一步增加,而在调控放松遥遥无期的环境下楼市将继续寻底过程,房价还有一定的下行空间。房价下降、按揭正常化,贷款利率优惠渐渐增多,购房者的成本将比去年有显著降低。不过,在更多政策出台之前,购房者可不急于出手,而近期急需购房的人群还建议以自身需求为主,不必为了等待政策,耽误到自己的正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