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楼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房贷政策在楼市调控以来是步步趋紧,先是取消了房贷利率优惠政策,后来又提高了首付成数和利息。购房者在申请房贷的时候不仅难度大,而且成本高,甚至有些银行在审批房贷的时候还要搭售各种理财产品,让购房者叫苦不迭。不过从今年的势头来看,各大银行都在逐步放松房贷政策口子,不少银行都已经开始松绑首套房的利率。与此对应的数据是,楼市成交量似乎也有一定程度的回升,但是松绑房贷就会促使楼市回暖么?未必如此。
第一,房价整体上依旧处于高位,但是有降价的势头,购房者大都还是愿意选择持币观望。不管统计数据如何造假,也不管房企利益集团如何忽悠,大家心中都知道房价还是处于绝对的高位水平,这个时候买房的成本和风险都很高。两会期间,中央表明了不放松调控的基本态度,房价下降的势头愈发明显,这个时候,持币观望是最好的选择,等待房价下降,直到最好的购房时机出现再出手。即使松绑房贷,但是房价不降的情况下,潜在的购买力不会集中释放,但是自调控以来积蓄的购买力可能会出现短暂的释放情况,这就是这些天出现一些成交量反弹的原因,但是无法成为主流。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楼市将依旧会是以价换量的时代,降价促销仍将是主旋律。
第二,高房价的中国楼市购房者已经彻底两极分化,买得起房的早就买房了,买不起房的照样买不起房,中间阶层极少。贫富差距日益拉大,财富的鸿沟也将楼市的购房群体彻底分为了两类:有钱的购房者和无钱的购房者。前者不仅顺利解决了自住问题,而且还有大量的闲钱从事房地产的投资或投机活动,买房子就跟买白菜一样,基本上全款支付,房贷根本不是其需要考虑的问题;后者因为经济条件和实力限制,当下买不了房,按照其收入水平计算,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也照样买不起房,既然无论如何都是买不起房的,房贷降不降又有什么关系。房贷的变化,只对社会极少数的潜在购房者有影响,对于大多数的购房群体并无多大影响。只不过房贷松绑释放出一种积极的政策信号,或许政府未来可能会在金融层面修正调控政策,这才是关键。
楼市回暖,其实并不难,只要房价降到位,购买力就会集中释放。不过按照当下的情况来看,房价起码要跌去五成以上才算合格,因此购房者还是慢慢等待吧,等到房价合理回归的那一天,再考虑购房的问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