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藏市场越来越火热的当下,2011上海艺博会也跨入了成交的“亿元时代”。它不但为海内外收藏家和爱好者奉上一场艺术盛宴,同时更成为了艺术品收藏投资的窗口与平台。
艺术的欣赏与推广
作为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特别品牌活动,2011(第十五届)上海艺术博览会于9月14日至18日在上海世贸商城举办。展会共有中外画廊专区、中国陶瓷艺术和“上海艺博会青年艺术家推介展”四大展馆,设不同规格的展位183个,面积24000平方米,在规模上继续“领跑”亚洲各大艺术品交易盛会。
笔者现场走访了艺博会这几日的情况,可以说,不仅仅是开幕式的当天,连续五天的艺博会现场每一天都可以用热闹来形容。前来参观的人不但涵盖了男女老少各个年龄层次,而且大都对各类艺术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当然,除了单纯的爱好者,还有大量的艺术圈内人士前来参加艺博会。在整个展览的会场,都可以看到各类专业人士与画廊、参展商的交流,而不少艺术品的作者本人更是亲临现场坐镇,如中国台湾著名陶艺家刘铭侮、法国艺术家伯恩等等。而对于一般的参观者来说,各个展位特色展品的展示和介绍,也着实让人领略到了它们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艺术领域的独特韵味。
投资与收藏的融合
本届艺博会的主题是“艺术就是财富”,主办方希望借此积极引导并鼓励各阶层人士购藏艺术品,让人们知道、了解并参与艺术品收藏,凸显艺术品消费中的“收藏传承”、“投资理财”、“美化居室”、“礼品馈赠”的四大功能与理念,激发社会大众对艺术品收藏的兴趣与热情。因而,全场约有数千件油画、国画、版画、雕塑、水彩、摄影、装置、陶瓷等作品参与交易。现场成交金额1.3亿元,比去年增加了6000万元,标志着上海艺博会跨入成交的“亿元时代”。
而在现场,笔者也实际看到了大量明码标价的画作、雕塑、陶瓷等等,从数千元到数十万元,一些展位还特别推出了相关的衍生品,如设计独特的水杯、印有画作的丝巾等等,当然相应的,价格也是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并不便宜。不过,不少收藏爱好者仍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相对于比较冷清的雕塑、青年艺术家推介展区,一些较为传统的油画、国画、陶瓷制品都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前来详细地询问。
窗口和交流的平台
应该说,上海艺术博览会走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艺术介绍与推广。在拉近艺术收藏与老百姓之间距离的同时,更是打开了一扇收藏的窗口,设立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在笔者走访的这几天艺博会中,见到了各式各样的参观者。有细细品味、轻声交流的年老夫妇;有指指点点、各自惊叹的年轻情侣;有领着孩子介绍、拍照的父母……总之,艺博会作为一个“博览会”,确实已经汇聚和吸引了越来越多爱好者的参与,也更多地反映了艺术品收藏市场当前的现状。
可以说,艺博会已经成了收藏市场的一次盛会,是面向各个层次人群的一个窗口和平台,也是我国收藏市场繁荣发展的一个见证。
(作者:徐卓航)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