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携带着估价1.8亿元的珐琅彩瓷瓶来到上海,艺术品春拍的大幕已经被逐渐拉开。对于投资者来说,如何在目前艺术品拍卖市场全面火爆的情况下,寻找到安全的投资边际呢?
老面孔更吃香
在今年香港苏富比的春拍中,“玫茵堂”珍藏瓷器无疑是市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那件预估成交价高达1.8亿元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锦鸡花石”图胆瓶格外引人注目。在1997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一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锦鸡花石”图胆瓶以992万港元成交,其买家正是“玫茵堂”,因此有理由相信此次拍卖的这件珐琅彩瓷器就是当年的那件。另外一件元青花“游龙图”玉壶春瓶,估价800万至1200万港元,先后由收藏家罗素(Charles E. Russell)及艾弗瑞·克拉克夫人(Mrs. Alfred Clark)珍藏。明洪武釉里红开光式“寿菊图”棱口折沿大盘,估价2500万至3000万港元,盘器形硕大,巧绘釉下铜红花卉,乃明初瓷器制作突破的佐证。本品曾由Montague Meyer及大阪万野美术馆收藏。
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及中国艺术部国际主管仇国仕表示,“玫茵堂”主人不是那种只盯着拍卖图录封面重大拍品的买家,而是那种用心、用脑子买艺术品的买家。他不会看不起小件的、价格便宜的作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自己的选择标准。“玫茵堂”之所以会成为顶级珍藏,离不开两个重要专家:在香港与伦敦从事古董生意的仇炎之与艾斯肯纳奇。仇国仕认为:“仇炎之给了他几个终身享用的大原则;而艾斯肯纳奇则帮他具体挑选藏品。玫茵堂珍藏是他们两人共同合作的结果。”
除了瓷器珍品之外,此次香港苏富比还带了众多的玉器珍品,其中一件童子玉牛格外引人注目。应该说,仅仅从玉质和雕工来看,这件童子玉牛就称得上是一件精品,更为重要的是其曾经是一件英国皇室珍藏过的,这可以从它上一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上,即2001年伦敦拍卖会的图录说明上了解到。当时这件玉器估价6000至8000英镑,成交价则达到了41900英镑,按照当时的汇率结算,接近了63万元人民币。而在当时的拍卖会上,一件明代青花人物大罐的成交价却只有14300英镑;乾隆时期鸡缸杯的成交价为23500英镑;乾隆青花釉里红抱月瓶的成交价为39600英镑。由此,这件玉器的珍罕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了。
拍前翻“老账单”
在香港苏富比2010年10月7日举行的“彩华滕瑞——戴润斋清宫御瓷珍藏”专场拍卖中,一件清乾隆洋彩锦上添花万寿如意葫芦瓶最终以2.21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刷新了中国古代瓷器的拍卖价格纪录。这无疑使得戴润斋先生的收藏成为了瓷器投资领域的“风向标”之一。
在1960和1970年代,戴先生活跃于世界各地拍场,此间他已成为战后中国古董艺术界中最知名的古董商人。其时,他参与1963年11月伦敦古董商H. R. Norton专拍,以8000英镑购入一件极为精美的15世纪配有原盖的青花梅瓶,刷新当时的世界纪录。1953年,艾弗瑞·克拉克夫人(Mrs. Alfred Clark)珍藏拍卖中,戴润斋以270英镑买下了一件清代康熙釉里红葫芦瓶,在2010年“彩华滕瑞——戴润斋清宫御瓷珍藏”专场拍卖上,这件瓷器的估价50万至70万港元,成交价为602万港元。
在今年纽约的拍卖市场上,由戴润斋收藏的法华瓷将露面,这无疑将打破以往的瓷器拍卖格局。法华又称珐华,是明代中期以后在晋南一带盛行的具有特殊装饰效果与独特民族风格的日用器皿。法华瓷一般分两次烧成,先在陶胎上以凸起的沥粉,勾勒出双线花纹图案后烧制成器,然后在花纹间填以釉彩,再以低温烘烧。其釉色主要有孔雀蓝、孔雀绿、茄皮紫、黄等几种色调。珐花的主要产地在山西一带,明清时期景德镇御窑场开始烧制瓷胎珐花器,其釉色称其为“珐花釉”。有珐翠、珐黄、珐蓝、珐紫、珐青等多种,色调较之陶胎珐花更加精美,艺术表现力更强。康熙时期瓷胎珐花器烧制得相当成功,以茄皮紫釉、孔雀绿釉为代表。在1924年的时,一件定窑瓷器的市场价格在10英镑,而法华瓷的成交价则达到了200英镑。在近年来的拍卖市场上,之所以罕有听到法华瓷的天价成交,主要是因为其中的精品实在太少了。在香港佳士得2005年11月份的拍卖中,一件明代珐华莲池鹭鸶纹罐上拍,其布局疏朗,纹饰流畅,整体风格较素雅,最终以1033.7元成交,成为目前法华瓷器成交价位最高的拍品。随着此次戴润斋旧藏的法华瓷器的付拍,无疑将掀起市场的新一轮关注。
“潜规则”要规避
在近年来的书画拍卖市场上,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资深买家纷纷将以往买来的书画作品拆开来卖,以求找到更好的“由头”,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拍场的“潜规则”。就拿2009年出现的一件张大千《黄山绝顶》手卷来说,拍卖行在其图录中表示:张大千一生所作山水手卷极少,仅存数卷,皆为精品。现藏于中国台湾地区的著名的《长江万里图》便是其一,此件手卷同为难得巨构。图绘为黄山,山峦重叠,云雾显晦,翠色溟溟如海。此图基本画法是复笔重色,加小片泼彩。多处无具体物形,但观者一望而知那仍是山,是山云相交所产生的茫茫一片翠色。他使那些翠色带上了几分神秘感、神奇性,从而增强了画面恢宏浩大的壮美效果。其成交价为246.4万元。
按理说,如此罕见的张大千作品,加上近年来张大千作品纷纷拍出高价,其最后的成交应该更好才是。而在拍卖图录介绍的最后拖了一句,也让人生疑,为:此作品前后七帧,均有落款、钤印。山水云雾相连一体,合而成卷,尤为难得。通过查询作品的题跋,顿时茅塞顿开,原来这件作品是一件拆开来拍卖的。
在2004年的拍卖市场上,出现过一套张大千的《花卉山水》册(十四开),当时估价120万至160万元,成交价为330万元。这套册页原赠三位红颜知己。三人共同守护了约半个世纪后,其中一人去世,生者触物伤情,不堪之下,卖与友人。此作是大千变法之初的作品,由七开山水册页与七开花卉册页组成,山水写黄山之景,壮丽、奇崛、廓远,远山的设色明显带有敦煌归来后的效法魏唐之迹;花卉绘梅、兰、芙蓉、荷花、丁香等,笔触轻飘、俏丽,设色清雅,深具禅意。而后来所拍卖的《黄山绝顶》手卷,其实是将七开山水册页裱成的一个手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卷作品,而另外七开原本分开的花卉册页仍然在藏家手中。
对于投资者来说,随着拍卖市场上的价格越来越高,对于拍品的选择也要越来越谨慎。特别是许多拍品看似精彩的同时,往往会伴随着令人想象不到的陷阱。只有充分了解拍品以往的拍卖情况以及源流,才能更好地估计其市场价值,并为自己的下一步竞拍设好心理价位。
(作者:方栋巷)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