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医药生物行业适合长期投资主题
 

  A股经历了2010年的结构性震荡市,以及2011年的熊市调整,一个始终不变的主题是寻找中国经济和股市的长期方向。其背景是中国经济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速成长,以投资拉动为主导的传统增长模式渐露疲态,潜在经济增速下滑使投资密集型的周期性行业不再具备长期吸引力;中国经济需寻找新的增长方向,股市也需要寻找未来的长期投资主题。

  2010年股市已提前上演了以经济转型为核心逻辑的结构性行情,新兴成长股在转型预期下被推至估值高位,医药、消费等代表内需驱动的行业也获得了极为优异的表现。但资本市场对转型+成长的热切期盼使得成长股在短期内透支了长期成长前景,这在2011年的熊市下显露无遗,各类成长股都经历了市场对其真实成长性的拷问,股价和估值大幅下挫。

  然而,即使经历了2011年成长股的滑铁卢,真实和确定性的成长仍将是资本市场寻找的长期方向。从行业发展前景来看,医药行业无疑具备确定性成长的基础。

  其一是中国将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医药行业的需求将持续膨胀。根据联合国标准,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最快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8.87%,预计2040年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达到22%。而老龄化社会则意味着医疗医药行业的需求将大幅增长。多个国家的经验表明,在食品、住宿、衣服、交通、健康和娱乐等支出中,健康是唯一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支出。在中国老龄化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国内健康支出也将大幅度增长,从而带动整个医药行业需求不断膨胀。

  其二,社保制度的完善是推动经济转型、促进内需的重要政策,而其中的核心就是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中国政府制定的目标是2020年建立一个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制度,其核心在于不断增加卫生投入。新农合、城镇医保制度改革使得医保投入大幅度增长,客观上带动医疗保健需求膨胀。

  其三,医药生物行业作为主要的新兴产业得到政策强力支持。

  医药行业翘首以盼的工信部《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于今年1月出台。该规划明确要求“十二五”期间医药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同时该规划对于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出了更加量化的指标,即到2015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的企业要达到5个以上,超过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00个以上,前100 位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50%以上。为达到这一目标,该规划提出鼓励优势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支持企业进行上下游整合和同类产品企业强强联合,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对行业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该规划还为“十二五”期间医药行业自主创新确立了量化目标:骨干企业研发投入需要超过销售收入5%,获得30个以上原创药物,30个以上通用名药物新品,200个以上大品种升级,开发50种以上掌握核心技术的医疗器械。同时该规划还明确了需要大力发展的重点领域,包括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新品种、现代中药、先进医疗器械、新型药用辅料包装材料和制药设备等,为全行业的创新升级指明了方向,也为形成行业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奠定了基础。这些政策都反映了政策制定者希望逐步引导行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思路。

  在明确的长期成长前景下,相信医药行业未来的成长空间和增速将持续高于经济成长速度。据IMS预测,2008-2013年中国整体医药行业的平均增速为23%~26%,两倍于新兴国家的平均增速,更是的大大超出发达国家5%以下的平均增速。这也给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带来了更大的成长空间。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银率网www.bankrate.com.cn 2012-02-15)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