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A股而言,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和社会稳定局面为本轮行情奠定了坚实基础,加之两会期间政策继续收紧的空间不大,不会对A股市场构成负面影响。因此,市场因担忧不确定性而出现的调整,反而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建仓机会。而就策略而言,我们认为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将在较长时间内反映在股市上,因此把握其中的机会应是中期策略的主线。
从“十二五”规划有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出发,我们预计未来中国5年的经济增长点主要来自于:内需消费、农业、高端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服务业与城镇化及环保等七大主题。相关主题行业将在市场反弹过程中不断衍生,而在市场下跌过程中得到风险释放。而最终能否诞生超级牛市完全取决于中国经济能否成功实现战略转型。
七大主题涉及的行业中,通过行业估值对比来看,金融服务业、采掘行业与房地产仍属于A股低估值排名前三名的行业,食品饮料、机械设备与医药生物行业属于市净率(PB)最高的前三名。黑色金属、交通运输属于市净率(PB)较低但市盈率(PE)较高的行业,整体业绩仍处于复苏期。
我们认为,与其关注银行与地产的低估值洼地,不如关注黑色金属与交通运输行业的业绩复苏增长期。就钢铁行业而言,低估值是对行业所有不利因素的反映。包括铁矿石上涨的成本压力、节能减排与产能过剩的压力、国企社会负担的压力等等在股价上已经充分体现。尽管行业整体毛利率仍处于低谷期,但从2010年年度业绩的角度来看,钢铁行业业绩增速是超预期的,超过50%。这为估值修复行情奠定了业绩基础。进一步而言,当前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资源整合方式对于未来3年钢铁行业重新掌握产品定价权是有利的。
而从交运行业的细分行业来看,某些港口类上市公司的业绩驱动信号已经出现。从中国货物吞吐量前五名的港口来看,受益于周边经济体的经济复苏,北方港口青岛港和天津港已出现累计同比增速见底回升,而南方的三家港口目前仍未出现货物吞吐量反弹的迹象。
就三月份的短期策略来看,配合资金与预期的转换,上升行情有望在市场犹豫中开启。无论是人民币升值,还是货币政策的暂时放松,或是对房地产市场的严厉调控,上述因素都可能正面推动A股市场的赚钱效应。由此,在经济基本面没有出现大的变化之前,所有战术策略的出现都源于对政策与行业的把握。
当然,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所有的热点和行业都可能是阶段性和局部性的。而只有等到经济转型成熟之后,伴随着市场低估值尽显与市场预期的逐步修复,战略性建仓及系统性反攻机会才会出现。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