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还要“飞”多久
 

  2010年以来,刚刚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的全球经济正在呈现缓慢复苏迹象,而与此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却走出一轮全面上涨行情。

  进入2011年,这一飞涨之势更是愈演愈烈,以铁矿石、石油、金属为代表的工业品均创出危机爆发后的新高,有的已突破危机前的高点。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全球粮食价格也在在快速飙升,目前已逼近警戒线。

  国际大宗商品涨价浪潮席卷全球,它对经济的影响将是方方面面的。如何看待此轮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这一趋势还将持续多久?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将如何应对其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流动性泛滥为背后“黑手”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经历了从暴跌到暴涨的大逆转,去年中期以来,能源、基础原材料、农副产品价格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被推高,作为工业基础原料,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攀升将引发和推动全球范围内的长期通货膨胀。

  以石油为例,数据显示,纽约商品交易所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价格从2010年5月的每桶70美元冲高到去年年底的每桶90美元,2月21日又再次突破90美元大关创出危机后的新高。而受中东局势紧张等因素的影响,伦敦北海布伦特油价近期已大幅上涨至每桶100美元以上。作为大宗商品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价格上涨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压力和全球经济的脆弱性,也给全球经济留下了再度陷入危机的隐患。同时,原油价格的攀升也拉动国际煤炭和天然气价格反弹。

  对于能源价格的飞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在23日举行的“经济每月谈”论坛上指出:“应当从全球经济总体发展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动中,来看全球能源价格上涨的原因以及将来发展的走势”。从2004年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石油价格从30美元上升到143美元,其价格上涨已脱离了供求关系。“当危机后全球政府联手大量注入流动性来制止经济进一步下滑的时候,也就给大宗货物上涨和通货膨胀埋下了隐患”。再加上几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进一步放大,“能够进行保值的大宗产品必然反映在价格的快速上涨上”。

  除流动性因素外,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处处长王军认为,美元加速贬值,需求稳定回升,供给偏紧以及商品投机增强和涨价预期等,也助推了国际大宗商品的快速上涨。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页  第1页  共2页

(金融时报 2011-02-24)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