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持续震荡,令内地市场指数基金家族表现不一。其中的增强型产品“性价比”堪忧,截至8月末仅有不足半数在最近一年实现超额收益。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截至8月29日,11只成立满一年的指数增强产品中,仅富国天鼎、富国沪深300、易方达上证50等5只产品最近一年实现超额收益。如果考虑跟踪误差,约一半的指数增强基金在“性价比”上不敌跟踪同一指数的完全复制型产品。
震荡市对指基增强能力的严峻考验,也使得基金公司在发行此类产品方面表现得十分谨慎。据统计,截至9月14日,今年有31只指数基金相继公告成立,其中无一只增强型产品。而近期正在发行的9只指数产品中,除了富国中证500增强指基外,几乎清一色是完全复制型产品。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指数增强基金运作的难度之大。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认为,目前内地市场指数增强基金大多采用主动性操作,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其跟踪效果。富国基金旗下两只指数增强产品之所以取得显著超额收益,与其采用量化选股模型甄选成份股的增强策略密切相关。
数据显示,富国天鼎基金相对于标的指数的近一年、近两年超额收益分别达到15.30%和20.64%;而成立稍晚的富国沪深300,近一年超额收益也有8.63%。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富国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组合持有个股数量在100至150只。从年初至7月1日,其战胜基准的周胜率高达76.92%。
值得注意的是,采用量化增强技术在获取超额收益的同时,也会略微放大跟踪误差。富国天鼎和富国沪深300增强指基的跟踪误差远小于基金契约的规定,其超额收益显然是在股市的跌宕起伏中逐渐积累的。“一家基金公司旗下增强型指数系列产品,均取得显著的超额收益,应该并非偶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拥有独特的合适的模型,增强型指数基金是能够为投资者带来稳定的超额收益的。”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说。
江赛春认为,增强型指数基金在量化投资的逻辑上基本相同,之间业绩悬殊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稳定的因子和参数。找到有效的量化选股模型,超额收益就能得到保证。这也是富国旗下两只增强型指数基金能够从众多指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作为富国量化投资的领头人,富国沪深300基金经理李笑薇指出,富国的指数增强有三个特点:一是“自下而上”精选个股,超额收益主要来源于个股的选择;二是严格风险控制,通过在成熟的风险模型降低跟踪误差;三是投资流程系统化和科学化。
据悉,继富国沪深300、富国天鼎后,富国基金再推出旗下第三只指数增强产品——富国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该产品继续使用富国成熟的量化投资模型。而作为集结优质小盘股的代表性指数,中证500样本股聚集了很多细分行业龙头股。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该指数涵盖了未来将获得高速发展的内需主导型产业、第三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不论是零售,还是食品饮料,抑或智能电网、光伏产品,中证500的成份股可谓星光熠熠。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认为,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和指数增强型基金取决于投资者的偏好。欲复制指数近似收益的投资者可选择传统的指数基金;欲在指数基础上追求更高收益的投资者,增强型指数基金便是更佳选择,但前提是该基金的投研团队具备出色的主动管理能力或很好的投资量化模型。
(作者:高国华)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