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指数化投资潜力大 港股ETF年内或有突破
 

  在19日召开的“第五届指数与指数化投资论坛”上,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指数化投资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国内指数化投资特别是ETF产品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还存在各种不足。未来有关方面将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交易机制和产品创新机制,特别是推出跨市场、跨境ETF产品,全面推动指数化投资在国内证券市场的发展。从长远来看,ETF期权、ETF期货、ETF结构化产品等创新都可以在考虑之列,指数化投资的空间和潜力巨大。上交所相关人士表示,今年港股ETF会有突破。

  指数化投资发展迅速

  中证指数公司副总经理刘忠表示,与国际市场相比,国内指数化投资以及ETF市场起步较晚,从2002年开始出现指数化产品,到现在还不到10年的时间。得益于2007到2009年的大牛市,指数型产品的发行数量呈跳跃式发展。

  深圳证券交易所基金管理部总监陈文权介绍说,深交所于2006年推出第一只ETF产品深圳100ETF,在此后若干年内都只有那么一只产品。但最近一年多来发展迅速,目前已有8只,到今年底上市的ETF产品会超过14只。

  刘忠认为,国内指数化投资得到快速发展,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市场快速发展,大量的共同基金以及各种私募基金、理财产品,需要更多的投资产品,除了传统的主动型投资外,还需要被动型投资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其次,经过将近10年运营实践,指数化产品的优势逐渐体现并得到市场的认同。指数化产品具有透明度高、低成本、可复制等优势。以业绩来看,2005年之前成立的10只被动型指数基金,和之前成立的111只主动型基金相比,在各个年度的综合业绩要超过后者10%左右。最后是政策上的支持,除了交易所、指数公司在推动指数化产品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之外,证监会在今年年初为股票指数化产品专门开辟了审批通道,极大地促进了指数化产品的发展。

  但国内市场指数化投资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刘忠认为,一是产品规模化不够。目前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的被动型产品管理机构,被动型产品分散在众多的资产管理机构之中。二是指数产品多样化不够。目前主要集中于大盘蓝筹指数,行业指数产品目前还是空白,跨市场指数还没有推出。三是指数化投资优势还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尤其是在制度设计上需要进一步创新,包括完善交易机制、申赎机制、审批机制,并发展相应的衍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去年ETF期权交易量占全部指数期权交易量的一半以上,但目前国内ETF衍生产品几乎还没有,ETF纳入融资融券标的也刚刚起步。

  ETF产品发展前景广阔

  对于未来ETF产品发展的思路,上交所基金业务部总监助理汤弦表示,目前需要进一步把单市场ETF做得更好,特别是要强化风险控制。如果ETF运作的基础不牢,风险会扩散到整个市场。

  陈文权也表示,深交所下一步发展ETF产品的思路:一是要强化风险意识,确保ETF产品的安全运行。二是要下大力气加大单市场ETF的发展。深交所内部已经初步形成一个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这为深交所基金产品包括ETF产品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深交所希望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开发出一些能够体现深圳市场特色,成长性较好,受到市场和投资者欢迎的指数和指数产品。三是积极推进跨境ETF、港股ETF、跨市场ETF,积极探索黄金ETF、债券ETF产品,不断完善ETF产品相关的配套制度。比如在交易制度方面,考虑是否可以实现期权回转交易、建立做市商制度、把ETF作为融资融券标的。

  汤弦认为,未来在ETF产品的相关政策,比如在发行机制、T+0交易、融资融券等配套政策推出方面,还有很大余地。如果这些制度红利兑现,可能给市场带来巨大变化。2009年中国内地ETF交易量在亚太地区排名第一,去年排名已经降到第三,今年可能还要下降。对此,交易所应进行系统化研究,促进相关政策制度逐步推出。

  关于跨境ETF,汤弦表示,上交所已经做了规划,今年港股ETF会有突破。另外,上交所也在考虑能否和国外市场进行合作,把国外已有的ETF通过跨境资产的方式引入到国内来。如果这一步能够实现,将给国内基金市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市场基础非常牢固,在ETF产品方面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做,比如跨系统实现资产ETF化,ETF期权、ETF期货、ETF结构化的产品等。总之,ETF产品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中国证券报 2011-09-20)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