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新发ETF遭遇规模和流动性烦恼
 

  2009年以来,国内爆发式发展的ETF已在亚洲占据一席之地。笔者从17日召开的“中国上市基金高峰论坛”了解到,截至2011年1月底,在亚洲前20大规模的ETF中,中国内地有7只。但近年来ETF首募规模远远小于前几年,与会的海内外基金公司人士呼吁早日发行跨市场ETF,丰富衍生品种,增加内地ETF的流动性。

  两大难题困扰ETF发展

  从规模来看,近年来中国内地ETF基金发展迅速。截至2011年1月底,华夏上证50ETF规模位列亚洲第4位,易方达深证100ETF位列第6位。华安上证180ETF、交银治理180ETF、南方深成ETF等也在规模上挤入了前20名。从流动性看,在亚洲日交易量最为活跃的前5大ETF中,华夏上证50ETF、易方达深100ETF分别以13.4%及10.6%的换手率位列第二和第四。

  但不可否认的是,自2010年以来,ETF虽然发行密集,但单只基金首募规模急剧缩小。另外,流动性大小不均的情况十分明显。

  “主流指数几乎已经发行完了,接下来发行的行业、风格指数难以获得很好的首募规模。”易方达副总经理范岳解释了大量迷你ETF发行的原因。还有参会的嘉宾认为,结算等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跨市场ETF尚未获批,在密集发行之后,单市场指数很难做出新意。而据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在这样的情况下,ETF显得曲高和寡,基金公司往往难以着力发展,仅将其作为丰富产品线的要求。

  在业界看来,衡量ETF产品成功与否,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那就是流动性。一些新发ETF每天交易量仅有几十万,流动性非常差。与上证50ETF等基金形成鲜明对比,与会嘉宾认为,内地市场没有做市商制度,市场培育机制较为薄弱是重要原因。博时基金量化投资总监王政说:“事实上海外ETF首募也有首发规模很小的‘种子’基金,在券商及做市商的培育下规模越来越大,流动性越来越大。”他认为,首募规模小不是问题,流动性差才是问题,市场要积极去培育流动性。

  多途径增强流动性

  “180ETF的规模曾经也很小,份额最少的时候仅有一亿多份,交易量也很小,但经过这几年,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ETF之一。我们发现,这背后需要教育投资者,需要一系列的市场营销活动,让投资者发现ETF是个好东西。”上证180ETF基金经理许之彦表示,在跨市场ETF没有出现的情况下,他们发现将上证180ETF和深证100ETF按一定的比例配比之后,与沪深300指数误差很小,满足了股指期货期限套利客户的特定需求,随后在市场上大力推广,令上证180ETF的流动性大大增强。“指数是需要培育的。”许之彦总结道。

  “我们都知道市场是不差钱的,关键是怎么把市场的钱引进来。”信诚基金数量总监吴雅楠说,目前国内还缺乏风险对冲的工具,做市商难以加以利用从而管理好他们的风险,而主要靠产品设计及投资者教育来增强ETF基金的流动性。他建议银行、券商、保险等机构可以基于ETF设计相应的理财产品,特别是结合股指期货等工具,使ETF真正发挥作用。

  也有基金公司指出,应及早推出ETF融券制度,“按照现行规定,基金公司不能开融券账户,制约了ETF的流动性。我认为应将融券及早对机构投资者开放,毕竟从经验上看,机构投资者才是市场的主体。”有参会嘉宾如此表示。

  (作者:江沂 方红群)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1-05-18)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