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红木陈香
 

  红木家具是有生命的,那各具情态的雕刻自不必说,单那温润柔滑的线条就足以让你流连,更不用说那优雅的气派和历史的沉淀了……

  风雅史

  中国红木家具的收藏之风始于洋人。

  1944年,德国人古斯塔夫•艾克著书《花梨家具图考》,1971年美国人安思远又著书《中国古代家具》,再度将中国古代家具以图录昭示,反映了洋人的艺术价值观。在这两个时期,中国或者处于内忧外患之际,或者置身文化大革命的烽火连天,很少有人拿出充裕的资本做那等“玩物丧志”之事。

  直到1985年,国人王世襄写出了《明式家具珍赏》一书,红木家具的研究和收藏才开始蔚然成风。

  因此,有人将中国红木家具的收藏历史分为了三段:第一时期为民国至1985年;第二时期为1985年至1995年;第三时期为1995年至今。

  第一时期,除中国的少数收藏家外,如肖山朱家,北京费家等,西方藏家蜂拥而至。当时的收藏标准是家中的精绝之作,漆家具价值远高于其它家具,今天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美国费城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中都可以看到鸿篇巨制的漆家具,这都是这一时期流散出去的。至于硬木中的紫檀黄花梨家具,也有不少漂流在外,无法统计。

  第二时期,是中国古家具流动的最快时期。仅十年时间,成千上万的优秀中国古家具以奔涌之势流向境外。由于国内刚刚改革开放,百姓们都奔向新的幸福,对古老的家具弃之毫不心痛,致使古家具收藏的最好时机丧失。洋人却在这场变革中大大受益,境外的中国古家具的收藏家基本上都在这一时期完成了收藏,包括美国加州的那座知名的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1996年在纽约将其全部藏品拍卖,大获成功)。

  第三时期,中国开始有自己的拍卖行。古家具在拍品中虽数量寥寥,但影响非凡。残存在大街小巷的家具身价立刻倍增,国人自己开始注重家具带来的乐趣,注重古家具中蕴含的巨大财富。几百万元一件的家具让国人目瞠口呆。价格的飞速上扬,从客观上保存了一大批家具留在本乡本土。

  由于信息业的发展,今天世界各地的拍卖均在同一起跑线。国人可以通过电话将远在万里之外的对手击翻,将心爱之物收入囊中,但前提是得预备足够的子弹。在这场争夺财富的战斗中,国人与洋人侧重不同,往往打不起来,使许多学者认为的重器依然滞留海外。国人的收藏热,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肤浅、势利、缺乏远见卓识。今后是否涨价似乎是收藏的唯一标准。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页  第1页  共3页

(《卓越理财》 2011-04-21)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