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22日),沪深股市呈现出冲高回落的下跌态势,市场人气低迷,投资者心态依然谨慎,如何看待目前的市场走势?银河证券研究所日前发布的策略报告指出,目前来看,国内政策、国际市场这两个压制A股的短期力量还在发挥作用,A股自身的业绩和估值只能起到抵抗下跌的作用,但不构成反弹动力,A股短期难以摆脱震荡格局。以美国大危机后的股市表现看,震荡低点处于2300-2500点概率很大。
短期纠结于国内国际两方面
银河证券认为,短期内A股市场将纠结于国内政策和国际市场两方面因素。首先从国内方面看,市场期盼的政策放松迟迟未见,倒是加息预期隔三岔五地不时袭来。上周内央行分别调升了一年期、三个月期和三年期央票发行利率8个基点以上,并重启了三年期央票的发行,使得前期由于海外市场动荡而淡化了的加息预期重新抬头,使A股市场表现得更加脆弱。另一方面,房地产政策也将加码。上周住建部公布了新增限购城市的5项标准,其中主要针对的是过去半年房价涨幅较快的地区和中心城市周边地区,新一轮限购范围很可能向这些城市扩散并于近期公布。
其次是国际方面,美国最新发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让人难以乐观。7月份美国房屋销量出现了3.5%的下降,表明地产市场并没有实现人们期待中的复苏。费城联邦储备银行8月制造业指数大跌至-30.7,为2009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这是通常只在衰退期间才能见到的水平。此外,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在近期同时下调了对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的预期,这一系列负面消息在重挫了海外市场的同时也拖累了A股表现。
A股市场有支撑基础
虽然近期A股市场再现疲弱,但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秦晓斌认为,消息面仍然有些利好因素。首先,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已大为缓解。媒体披露,近三分之一的平台贷款因确认现金流达到全覆盖而将转入公司类贷款,从而能够减计风险权重,缓解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压力,对银行股构成利好。其次,上周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香港表示,将允许以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方式(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虽然RQFII的方案尚不确定,而且是有额度的审批,但毕竟实现了境外人民币与境内证券市场的对接,将更多的资金引入国内市场,对于A股市场是个长期利好。再者,较好的中报业绩和大盘股的超低估值能够对股指形成一定支撑。从已经公布中报业绩的1289家上市公司来看,净利润同比增长34.39%,中报业绩的表现好于投资者的普遍预期。
秦晓斌认为,参考大危机后的股市表现,上证综指2300-2500点或为震荡低点概率较大。“从美国上百年的股市历史看,大牛市之后通常会持续大约18年的震荡时代,大危机结束则是在创出历史极低点之后再进入震荡区间,在整个震荡时代都会高于这一点位。”秦晓斌说,1929年,美国道琼斯指数从380点跌至40点,之后反弹进入区间震荡,震荡底部在100点左右,而高点在200点左右,按照当时道琼斯指数的下跌反弹及震荡区间测算,上证综指从6124点跌至1664点之后,震荡区间应为2450-3750点,震荡低点与当前指数是较为接近的。2319点作为第一个反弹之后的低点也与测算的震荡低点接近,2300-2500点成为整个震荡时代低点的概率较大。
市场反弹还需物价明显放缓
“A股市场若想走出一波反弹,还要取决于未来物价的走势,可以说今年以来宏观面的政策决策始终围绕物价和房价展开,特别是物价因素是左右A股市场的中期运行的重要力量。”秦晓斌说,近期的欧洲债务恶化、美国遭标普降级,增大了实体经济再度衰退的风险,也使8月份以来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铜、锌等原材料价格大幅回调,而同期食品价格中猪肉价格也整体处于回落中,因此8月份CPI将稳步回落。目前来看市场虽然对物价步入下降通道存有普遍预期,但降幅可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只有当物价处于明显下降趋势或者物价下降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市场才可能期待政策放松带来一波较大级别上行。
他认为,短期来看,国内政策变动空间不大,国际市场对A股还可能产生扰动。A股自身的业绩和估值限制了下跌空间,但刺激A股大幅反弹的动力尚未形成,区间震荡将是短期的主要特征。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限制了周期类股票的表现,稳定增长的防御类板块,如大消费概念包括食品、纺织服装、商业贸易以及受益于人民币升值的航空、造纸可进一步关注。此外,银行业的低估值高增长,融资融券放开有利于证券行业,金融板块也可关注。
(作者:高国华)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