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半年,A股市场震荡的走势几乎使基金“全军覆没”,实现正收益者屈指可数,只有华夏大盘、鹏华价值几个老品牌成为其中的“幸存者”。展望下半年,基金整体的观点依然谨慎,认为由于通胀问题难以顺利解决,股票市场将持续震荡,短时间内经济的趋势仍不足以支撑系统性机会。但随着通胀回落和经济见底回升,个股活跃度将有所提高,尤其是大消费仍然是众多基金的首选对象。
宏观经济:
通胀或高位回落 政策走向仍不明
“目前,投资者的情绪与市场博弈的焦点集中在通胀能否回落、国内经济是否会硬着陆等问题的判断和预测上,可以说,宏观政策面和政策走向无疑是影响下半年A股市场的根本性因素。”市场人士表示。在半年报中,基金普遍认为通胀回落是大概率事件,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比较小。
景福基金认为,前期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效果已经开始在实体经济中获得体现,预计未来更严厉的政策应该不会推出,三季度更多的应该是一个前期政策效果的观察期。而我国经济在经过二季度的大幅向下修正以后,经济增长最差的时点已经过去,未来有望探底回升,重新回到正常的增长速度。
博时基金也认为,我国经济在下半年有望进入“通胀高位回落”对“经济下行”的去库存后期阶段。“如果政策调整及时,很可能在下半年完成经济小周期的调整,不会出现硬着陆的状态。”
悲观的声音同样存在。嘉实基金认为,考虑到通胀的复杂性,现在预言通胀问题已经过去可能为时尚早。该基金表示,当前中小企业非常困难,从而倒逼国家在政策方面的放松,给市场带来一些政策放松的预期;但考虑政府控房价的决心和艰巨性,可能市场对政策放松的预期过于乐观。嘉实基金预计,9月份将是当前政策放松预期的证伪期,不排除政策再加力,而就算不再进一步加力,累积效应也需要提防。
A股市场:
震荡格局难改 恐无系统性机会
一方面,短期内,从紧的宏观政策很难出现实质性的转变;另一方面,目前市场新股发行速度过快,导致A股市场供求失衡。因此,下半年难以出现整体性的投资机会,但考虑到当前蓝筹股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向下的空间也不大。
银丰基金表示,虽然影响资本市场的诸多因素在下半年可能逐渐明朗,但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和资金面还不能支持单边向上的大行情。预计下半年市场仍将保持震荡,幅度可能加大,从而带来更多的结构性个股机会。大摩基金也表示,虽然后期通胀数据见顶回落的预期强烈,但政策转向尚需时日。市场普遍预期政府会在保障房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但对投资的资金来源仍有分歧。即使有足够的资金保证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短期内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很难成行,经济结构扭曲的现状也难以得到改善。在此背景下,股市短期再次走牛的条件有所欠缺。
不过,也有基金指出,A股市场估值受到压缩的程度要比上半年轻,因此指数存在一定程度上涨的可能性。华安基金就表示,虽然短期内市场可能还有防御性因素的存在,但从反向来看,目前市场已经处于近6年的最低估值,这将预示未来的经济增长具备不俗的潜力,而基于通胀数据以及相关经济信心数据的分析,下半年投资可持谨慎乐观态度。
银华基金也表示更应该充分重视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下半年可能带来的各种投资机会。从上市公司盈利分析,很多行业的全年低点有望在3季度探明,4季度传统旺季效应叠加积极财政政策的刺激则有望出现利润的大幅改善;从估值上分析,经过上半年的反复震荡走低,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也已经较为合理,在主板市场的低估现象则更为明显。
投资策略:
存在结构性行情 深挖成长股
在震荡市场中,基金认为,结构性行情将继续延续,个股机会将比上半年更加活跃。“经历了半年的持续下跌,成长股的估值状况得到极大改善,不少真正意义上的成长股的估值程度已经回落到合理水平,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三季报的披露,其成长性将会再次得到市场的认同,因此,类似股票存在很大的投资机会。”银华基金表示,尤其是消费品行业,需求稳定、估值合理,依然具备吸引力。
华夏基金也明确表示看好新兴产业和大消费。“下半年通胀在筑顶后将缓慢回落,政策紧缩压力会逐步减小,资金流动性将逐渐改善。市场将出现整体性的估值修复,各行业均存在上行机会,周期性股票在通胀回落阶段会有所表现,但最终市场的重心仍将回到代表经济长期运行趋势的新兴产业和消费等领域。”
华夏基金也表示,从估值来看,消费股在五六月份已经跌至长期市盈率区间的下轨,如果能持有到年底,当按2012年业绩进行估值平移时,可望获得绝对收益。华夏基金进一步分析说,医药股普遍回调至2011年的30多倍市盈率,绝对估值仍高,但与自身比也处于长期市盈率区间的下轨,对于其中的优质成长股来说也蕴含着机会;水泥行业仍是供求形势较好的周期性行业,风险在于供给端是否会重启新线审批;家电行业市盈率小于盈利复合增速,估值仍具吸引力。
(作者:王璐)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