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旬,相关媒体对北京阴阳合同的问题进行了曝光,引起了公众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日前,北京住建委对此作出表态,当前二手房交易过程中确实存在阴阳合同问题,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完善二手房交易管理制度,根治阴阳合同问题。
所谓“阴阳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就同一事项订立两份以上的内容不相同的合同,一份对内,一份对外,其中对外的一份并不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而是以逃避国家税收等为目的;对内的一份则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可以是书面或口头。在二手房交易中,“阴阳合同”大量出现,“阴合同”显示买卖双方真实的成交价格,而“阳合同”则根据使用需要有所不同,一种是虚高的房价合同交给银行,以申请更多按揭贷款;另一种是填低房价的合同交给房地产交易中心过户,以便少交税。
“阴阳合同”是一种为违规行为,在给当事人带来“利益”的同时,也预示着风险。业内人士分析,阴阳合同的存在主要有三大危害:首先是金融风险。因阴阳合同涉及客户向银行骗取了更多的贷款;其次,扰乱了市场真实数据。第三,导致了“逐良币”现象的发生。中介公司为了生存,有时不得不去做,毕竟这家不做,别家会做。
“阴阳合同”在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确实存在,其产生的根源在于目前北京房屋过户的最低指导价格和时下的市场价格间存在巨大的差距。业内专家解释,2006年前后,北京地税部门出于增加政府税收和完善制度的考虑,针对北京各个片区出了一个房屋过户的最低指导价格,只要一个片区的房屋价格高于这个指导价,就可以过户。各片区过户指导价格是基于当时的市场价格作出的,但略低于当时的市场价格。后来这个指导价格一直没有适时更新。由于近几年北京房价飞涨,造成了目前的市场价格与这个过户指导价格间存在至少一倍以上的价差。此外,阴阳合同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从银行处争取到更多的房贷。目前银行放贷的基础是房屋的评估价,中介经纪人会通过关系让评估价高于房屋的市场成交价。
北京住建委相关部门领导针对中介行业阴阳网签作出回应:当前二手房交易过程中的阴阳合同问题确实存在,北京市住建委对此高度重视。产生阴阳合同现象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经纪机构的不规范经营,也有交易双方偷逃税款的动机,还有管理制度的滞后等因素。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完善二手房交易管理制度,根治阴阳合同问题。近期市住建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二手房交易监管力度,严厉查处经纪机构炒买炒卖、哄抬房价、怂恿客户签订“阴阳合同”等行为,并进行公开曝光,净化市场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另外据消息人士披露,目前市住建委已责成房屋市场管理处等部门介入调查此事,但因为涉及面大,调查需要时间,最快将于下周可能会出一个初步结果。
(作者:沈定)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