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意险是乘坐航班时搭配销售的意外保险,有些航空公司是硬性要求购买的,有些则根据乘客自己的意愿不做强求。航意险具有价格低廉,性价比高的特点,因此购买它的乘客多数不会去认真研究航意险保单的内容,即使保单是假的,也很少被识别出来的,于是给不法分子带去了可乘之机。
近日,雨花区检察院就犯罪嫌疑人王洪销售假飞机保险单一案进行审判。据了解,嫌疑人已经在长沙销售了2853份假航意险。2007年,王洪开始从外地进货,销售假永安保险单,并在网络上发布信息以每份0.2元至0.4元的价格对全国销售,陆续卖出3万多份,赚了6000多元。“大家都是坐完飞机就丢保单,谁会想这里面有诈呢。”久而久之,王洪脑中偶尔闪过的念头被自己卖“假保单”的行动肯定了,于是他决定大做一番。
王洪迅速成立了一家航空服务代理公司,主要经营订机票、打印行程单及航空保险的业务。王洪从外地买进永安保险、平安保险、阳光保险等假保单,并以自己新成立公司的名义申请了一个网站,专门发布卖机票、行程单以及保险单的信息。一方面,王洪继续原来的网上售卖路线,以每份0.35元至0.6元的价格批发给全国各地的买主。另外,王洪借着卖机票的名义,直接将假保单以20元每份的价格卖给乘客。他还注重和旅行社、其他机票销售点“合作”,以每份4-10元不等的价格将保险单卖给他们。
王洪认为飞机根本不可能出事,不用担心会被乘客发现,因而胆子越做越大,他伪造了“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业务专用章”和“中国民航电子客票行程单机票专用章”两枚假公章。随后,以0.25元每张的价格,在纸业公司大量印刷“平安保险单”和“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减去了进货的繁琐。行程单的销售方式和假保单的一样,一般一张卖3元左右。据统计,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一年间,王洪将假保单和假行程单对外零售,并在互联网上批发销售,共计非法牟利10万余元。
罪犯就是抓住“乘客会去琢磨保险单呢,就算认真看了一下,也不知道有假啊。”这样的心理,他们料定现在的人不会为了几块钱较真。因为保险期限短,航空安全系数高,很少有人追究其真伪,所以航意险成了“假保单”滋生的温床。业内人士表示,一些机票代售点以极低的价格购买假保单,再以正规价格出售给客户,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目前仅依靠职业操守和行业自律来防范。
专家提醒广大市民,要掌握辨别真假保单的基本技巧。一般而言,真保单上都自带印刷的发票代码、流水号、限售地区等信息;假保单往往没有这些信息,即使有,也是手工打印的。真保单上生效时间的标准写法是“X年X月X日X时X分生效”;假保单上生效时间写法往往很随意。真保单背面都公布有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供消费者即时查询;假保单上往往没有客服电话。
(作者:胡利佳)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