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案例
徐先生34岁,是浙江金华一家科技公司的研发经理。北京一家新成立的同类公司通过猎头公司找到徐先生,并有意以税后3万元的月薪及每年20万元的年终奖金挖角徐先生前往北京,担任下设研发部门的主管经理。由于对方开出的待遇较为丰厚,且徐先生也有意为将要出生的孩子寻求更好的教育环境,遂决定举家前往北京。
太太赵女士30岁,高中教师,月入5000元左右,目前已怀孕2个月。目前,徐先生和太太在基金和理财产品上的投入约50万元,活期存款及定期存款各10万元。此外,两人现有房产两处:一套自住房,市价约为90万元;无贷投资房一套,市价100万元。夫妻俩每月生活开销及外出就餐购物费用约3500元,其他娱乐休闲类花销2500元。此外,两人每年还会留出4万元左右的旅游基金度假。由于决定随丈夫一起赴京且已经怀孕,赵女士目前已经做好辞去工作专心待产的准备。同时,两人也计划将本地大部分资产变现,并逐步转移到北京,并扎根在北京。
理财规划
买房不急于一时
若要长期在北京定居发展,房子一定要买。从夫妻俩现有资产和收入来看,想要在北京买房并不太困难。如今在北京四、五环一带买一套90平方米普通住房,加上税费、装修、家电,大概要300万元以上。假如徐先生将两套房产全部出售,再赎回部分或全部基金和理财产品,徐先生只需要贷款60万至80万元即可,还贷压力并不大。由于以徐先生的收入和赵女士产后复工后可能获得的收入(至少6000元以上)以及他们未来的支出情况(算上孩子出生后增加的支出部分)计算,其年度家庭结余依然能有40万元,因此即使金华两套房产只卖一套,贷款150万元,也依然在他们的承受范围内。
但拥有了买房能力后还要挑合适的买房时机。从现实看,北京落实房产调控新政的力度和决心在各地方政府中首屈一指,假如房价继续上涨,只会招来更严厉的调控,北京房价在1至2年内继续快速上涨的可能性很小,而随着政策对买房限制的越加苛刻,徐先生一定要用足用好在北京购买首套房的资格和优惠,尽可能一步到位,避免将来二度换房,徒增可观的交易成本,因此买房不急于一时。
尽快办北京户口 相反,目前国内股市已处于熊市第六年,估值明显偏低,未来1至2年内,股市上涨的概率远高于继续下跌的概率,可见现在变卖股票基金去买房也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不如先保持现有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并将部分收入用于基金定投,观察一段时间,如股市有了明显起色,再弃股买房,到时徐先生买房的选择空间会更大,财务压力会更小。
另外在北京买房时,徐先生还要考虑将来是否可能将双亲接至北京共同生活的问题。假如有此打算,则买房时要尽可能“跳一跳”买三房;即使无此打算或双亲不愿来京生活,今后逢年过节也可能会接双亲来京团聚,因此最少要买一套相对较大、能够改造以增加临时卧室空间的两房。平时则可交由双亲打理,出租赚取租金。
考虑到孩子即将出生,徐先生应争取赴任的新公司为其办理北京户口,将来孩子也能落户北京,或者赵女士产后重新寻找新的教师岗位时,也最好找能落实北京户口的学校,为孩子将来就学和中高考提供便利。即使无法立刻解决户口问题,按照去年北京出台的异地高考方案,以夫妻俩的工作和收入水平,只要能长期在北京工作,子女从小在北京就学成长,将来也很有可能被允许在北京参加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