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贵州省贵阳市丁先生,28岁,高校教师,硕士学历,税后年收入约45000元,单位上了社保。
丁太太,28岁,高校教师,硕士学历,税后年收入约30000元,单位上了社保。
家庭资产负债表 |
资产 |
36.408万元 |
现金及活期存款 |
13000元 |
企业债、基金及股票 |
21080元 |
房地产 |
28.5万元 |
汽车及家电 |
20000元 |
其它 |
25000元 |
负债 |
24.3万元 |
房屋贷款 |
17.6万元(剩余20年) |
其它 |
17000元 |
其它借款 |
50000元 |
家庭月度税后收支表(单位:元) |
家庭月度收入 |
6250 |
工资收入 |
6250 |
家庭月度支出 |
4000 |
房贷支出 |
1200 |
生活开销 |
1800 |
医疗费 |
200 |
其它支出 |
800 |
家庭其他年度收支表(单位:元) |
家庭年度收入 |
2880 |
存款、债券利息 |
2880 |
家庭年度支出 |
0 |
二、理财目标
1、每年存款3万;
2、国内旅游1次/两年;
3、3年后,准备读博,准备一笔教育及生活费3万元;
4、2011年添个宝宝,为小孩准备一定的养育和教育费用。
三、财务分析
丁先生家目前每年结余2.988万元,如果保持目前的收入状况不变,4个理财目标都不算“奢侈”,实现起来难度不大。但综合考虑,还是有些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说,丁先生家现在每月结余36%,结余率偏低,考虑到日益加重的家庭负担,建议尽量节约开支。丁先生家的资产负债比高于50%,家庭偿债能力有一定风险,从而给家庭财务稳定带来一定风险。除去房贷,还有6.7万元的负债,不知是长期还是短期负债,注意保持流动性。
另外,值得肯定的是,3.408万元的流动资金,并没有完全存在活期账户中,而是大部分拿来做了投资,且年回报2880元,很不错!这个习惯比较好,应当坚持。但应注意投资与净资产之间的比率,既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这样既能保持合适的增长率,又不会有较大的风险,参考值为50%左右。
四、理财方案
1、现金规划
建议平时保留1.2万元左右(相当于家庭每月支出的3倍)作为日常备用金,如果预期收入不太稳定,可以考虑多留些备用金,以备急需。备用金可以现金、活期存款或者货币型基金的形式存在。建议夫妻各持一张信用卡,以备不时之需。
2、保险规划
保险是保障家庭财务稳定的基石。
丁先生、丁太太都上了社保,一般认为社保的保障力度不够大,建议追加保障类的商业险,建议各上35万的重疾险和35万的意外险(约等于10年的收入),保费控制在4200元/人•年。这么安排的目的在于,万一家庭成员发生意外,家庭收入在10年内不至于骤减。
有孩子后别忘了给孩子上保险——教育险、健康险,以保证孩子获得最基本的教育、医疗保障。
3、生子计划
孕检+生产,准备1万元的准备金足够了。如果要为孩子留存脐带血,需要另备首付金(估计至少5000元),家庭目前的流动资金加上一年的积蓄,完全满足要求。孩子出生后的生活消费不会太高,从夫妻二人的月收入中支出,不另作规划。
4、子女教育规划
丁先生准备要小孩,小孩义务教育阶段以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支出不会太高。大学前的教育费用可以从夫妻二人工资收入中支出。
丁太太明年有要孩子的打算,假设20年后孩子上大学。孩子大学的费用规划如下:建议每月为小孩定投250元到指数型基金(用钱前,择机转化成低风险的货币型基金或者纯债基金)。基金年收益按10%估计,到小孩18岁,这20年间可累积约18.90万元,作为小孩的大学费用。按年通胀率3%计算,这18.90万相当于眼下10.47万的实际购买力。按大学生年均消费2.5万计算,足够满足孩子的大学教育。若打算出国留学,应提高定投金额。
选择指数型基金做定投的原因在于,指数型基金与股市波动相关度最高,投资时间足够长的情况下,比任何主动操作的公募基金都能更好地享受股市上涨。
另外,还可为小孩办一份教育保险,确保小孩的基本教育费用。
5、读博规划
丁先生家目前每年结余2.988万元,如果保持目前的收入状况不变,扣除保险规划、子女教育规划的支出,每年可积蓄1.56万元。扣除生子支出,3年后家庭流动资金增至5.588万元,读博支出可以覆盖。
6、积蓄规划
经过上述规划,支出因为购买保险而骤增,年净收入降至1.56万元。和“每年存款3万”的目标有一些距离。要想增收,并无捷径可循,无非“开源、节流、避险”三招。
开源。开源一方面通过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来提高职业收入,另一方面靠兼职收入。丁先生丁太太都是大学教师,可以挤出部分业余时间做做家教挣挣外快。资料显示,丁太太有一项特殊技能,可以挖掘一下,做做这方面的兼职,补贴家用。毕竟,随着宝宝的出生、父母老龄化,家庭支出会越来越高。同时,做投资也可以“开源”,但注意控制好风险。
节流。丁先生家现在每月结余36%,虽然高于国际标准30%,但国内家庭结余率普遍高于这个标准。结余率偏低,会导致家庭财富积累速度较慢,建议尽量节约支出,避免不必要支出。像旅游这种“奢侈”消费,可以考虑削减,或者选择低廉的近途游。
避险。在做投资的时候,尽量控制风险,或者说在自己能承受的风险范围内进行投资,具体表现在投资品种的选择、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上。不可无节制地投资于高风险产品,以防辛苦积攒的积蓄付之东流。
(作者:北京展恒理财顾问有限公司)
注:本信息仅代表合作机构或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工行意见,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