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资料:
伍小姐,女,今年31岁,自由职业者,现居住于广东佛山顺德,目前健康状况良好,计划退休年龄41岁,目前有一个2岁的儿子。
本人现在月收入大概1.1万元,儿子月支出1000元,自己及家庭日常支出2000元;预计5年后的收入大减,收入可能只够家庭日常开销。
现有定期及活期存款共20万,自用房一套市值约70万,混合型基金定投每月5000元,已购2.5万元;股票约7.5万元,股票型基金3.5万元。
本人有意外险;医疗险;平安公司的万能险年供6000元,已供2年,共供10年;及平安公司的纯分红型险,年供2.3万,已供1年,共供5年;社保已购买5年,但现在是自由职业,自已是否还需继续购买?
理财目标:
1、希望通过理财实现资产最大值,供儿子读完尽量好一些的大学;
2、10年后退休或半退休,退休生活舒适;
3、可以的话,再买一套房。
理财方案:
一、财务分析
伍小姐目前无任何负债,净资产约103万,风险承受能力较强。伍小姐的流动资金有200000元,流动性比率过大,资金的运用效率有待提高。伍小姐对自身有较全面的保障,但值得注意的是买保险要重保障功能而不是投资功能,对于投入较大的纯分红型险,建议到期后,投资于收益性较高的其他金融资产中,争取较高的收益,以实现资产最大化。
二、理财方案
1、现金规划
预留一笔家庭日常备用金及应急储蓄金共15000元:可配置5000元的活期存款和购买10000元的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在保持流动性的同时可获得一定的收益)。另外,建议伍小姐申请一张信用卡,以满足短期内资金短缺时的应急需求,但要注意合理利用信用卡功能,以避免超过免息期带来的不必要的罚息与信用损失。
2、保险规划
保险是家庭理财安排的基础,伍小姐有较强的保险意识,在有基本社保的前提下,还拥有意外险、医疗险、平安公司的万能险及纯分红型险。建议社保继续购买至50岁,万能险上再附加上重大疾病保险,以建立更加充足和全面的保障,值得注意的是买保险首先应重保障功能而不是投资功能,对于纯分红型险,建议到期后,将其投入到能带来较高收益的其他金融资产中。
3、宝宝成长教育规划
孩子的成长教育费是家庭的一项较大开支,应尽早规划。以现有一般生活标准和教育费(按教育费年增长5%,年通胀率3%计算),孩子在读完大学前的培养成本大致需要75.2万元。建议:(1)第1-4年的支出,从银行存款中拿出6.9万元购买中短期的债券、银行理财产品用做为现在到幼儿园阶段孩子成长教育费用开支。(2)第5-10年的支出,从银行存款中拿出9.1万元,投于年预期回报率10%的平衡型基金或指数型基金,那么在宝宝上小学前可累计约13.3万元;3)第11-20年的支出,a、拿出银行存款2.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每月700元定投年预期回报率10%的平衡型基金或指数型基金;b、假设现有股票及基金在未来产生10%的年回报率,则10年后可累积约55万元的中学和大学期费用,届时可满足宝宝的大学梦。
4、退休养老规划
伍小姐计划在41岁时希望有一个舒适的退休生活,首先我们将退休后分为二个阶段:
(1)第一阶段(41岁-50岁),考虑伍小姐除日常开支外还需要继续缴纳社保(交至50岁),在保持现在的生活水平的基础上,按年通胀率3%计算,10后伍小姐每年的资金年需求为4.8万元,此阶段的退休基金缺口为35.8万元(假定退休后采取较为保守的投资策略,预期年回报率为5%)。我们建议伍小姐将每月投入的5000元混合型基金做为专项养老退休基金账户,10年后完全可保证此阶段的开支需求。
(2)第二阶段(50岁-85岁),伍小姐仍保持现有的生活水平,假设日常开支的30%由社保承但(55岁后伍小姐开始领取社保),50-85岁之间的退休基金缺口为52万元(假定退休后预期年回报率为5%),伍小姐此阶段的养老退休资金同样的来自专项养老退休基金账户。基本可以满足伍小姐在退休第二阶段的资金需要。另外平安公司的万能险所获得的保障和投资收益再加上分红型保险到期后再投入带来的回报也可使伍小姐有一个更加幸福舒适的晚年生活。
备注:关于专项养老退休基金账户的投资说明
持续5年每月5000元投入混合型基金(预计5年后的收入大减,收入可能只够家庭日常开销,因此投入期限设定为5年)建立专项养老退休基金账户,若按10%的预期年收益率来计算,10年后可累积约62.3万元;除去第一阶段的35.8万元,剩余的资金继续留存于该账户,同样按10%的预期年收益率来测算,19后的资金累积约为62万元,第二阶段的退休资金也可以得以实现。
中国经济很可能会在今后一个时期从高速增长逐步过渡到平衡增长,显然这种情形对当前正处于积累退休的个人来说具备了有利的外部条件,要达到我们的理财目标,正确的投资策略和合理的投资组合尤为重要,经常或定期的和你的理财规划师沟通,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对投资组合进行监控和动态的调整,以实现资产最大化。
5、关于购房的补充说明:
考虑到伍小姐计划退休年龄为41岁,并且预计5年后的收入大减,收入可能只够家庭日常开销,不建议再购房,以避免因购房所带来的过重的财务负担。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