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体验iPad
 

  我其实是想用iPad来写这篇文章的,因为它的中文手写输入功能令我兴奋不已。可写了没几个字,我就意识到,如果继续用iPad来写这篇文章,我的工作时间将拉长好几倍。作为一个捻熟于键盘指法和汉语拼音的写作者,手提电脑仍然是我最好的写作工具。对我来说,iPad完全不能取代日用电脑,我不想用它写作,不想用它处理图片,我甚至不想用它写长篇大论的电子邮件;iPad不支持Flash,我看不了很多网站上的录像和幻灯图片新闻;iPad上不能使用Skype,没有USB接口,在iPad界面上,一次只能打开一个窗口,无法一心多用。

  首先声明,我只是个中等水平的普通电脑用户,而非技术达人,所以我能罗列的iPad不足也差不多到此为止了。我从来没有苹果电脑,没有iPhone,只有一个不能上网的iPod用来听音乐。可当我用手指在iPad上划拉了五分钟之后,不得不自问,作为一个极少主义风格的拥趸,我为什么没能早点成为一个苹果粉。

  最大的原因,是对于我这个大多数时间把电脑当成文字处理器的人来说,MAC和PC的区别不显著。但iPad就不同了,它虽然不能成为我的书写工具,却毫不费力地一举成为了我的最佳阅读器。我的手提电脑基本上是座台式机,我从来不喜欢把它搬来搬去,更别提背到咖啡馆去了。短寿的电池是一个原因;随时随地掏出个电脑令我看上去像个日理万机的工作狂,也是一个原因。其实我并不需要随时撰写文稿,也不必时刻收发电子邮件,但我要是能随时查看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媒体的信息,而不必腋下夹着一大堆报纸杂志,伸着被油墨沾染的黑手指端咖啡杯,岂不是一件十分过瘾的事?

  如果你和我一样,有阅读英语媒体的习惯,那么恭喜你,iPad将是你最便捷、最经济的媒体中介。《纽约时报》、BBC新闻、路透社、美联社等多家国际媒体早就做好了配合iPad界面的版本,而且目前为止一切免费。我在一大堆APPS中惊喜地发现《中国日报》,虽然只是个标题列单,倒也简单清楚。尤其是文章页面的题头,做了两个加减符号的图标,以放大或缩小字体,用起来非常方便,在iPad媒体版本中独一无二。普通网站的版面看起来也比想象中的要好,尽管所有Flash文件统统失灵,但文字和静止图片仍有效,虽然手指的拨拉移动是少不了的。

  早先已有WIRED杂志为推出其电子阅读器版本,大张旗鼓地推出广告,令我看得眼花缭乱、意乱神迷。可迄今,还没有任何一家杂志做出iPad版本成品。我相信等待的时间不会太久,而且我有理由相信,纸张杂志,尤其是那些厚厚的时尚类纸张杂志,甚至会慢慢消失。因为我们不必再拎着本沉重的杂志在地铁上看,看完后还得继续拎着去赴下一个约会,而最令人沮丧的,是至少一半的承重只是广告而已。

  其实,我对Flash的缺席问题,也十分乐观。YouTube和TED.com已经推出iPad版本,所以观看这些网站上的录像对于iPad用户来说已经不成问题。至于其他网站,比如可观看免费电影的Hulu.com,做出解决方案是迟早的事。作为一个电影迷,我对在iPad上看电影持有保留观点,但通过iPad收看ABC电视台网站上的各种免费节目,我觉得还是件非常方便且享受的事。遗憾的是,出于版权保护,这个功能只对美国境内的用户开放。

  亚马逊是第一个推出阅读器概念的,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和心理斗争来抵制它的诱惑,不仅因为亚马逊书库的独裁,更由于其非常有限的媒体选择。于是,随iPad而来的iBook对我来说是简直就是个意外礼包。首先,它那两万三千本的免费英文经典读物就把我打倒了;其次,是它以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模拟翻阅书页的效果非常逼真,甚至有快慢之分,完全让人体会到传统意义的读书感觉。更胜于传统书籍的是,我可以随时点击生词,利用内置的兰登书屋版英英字典查询词意。这对于我这样母语非英语的读者来说,是阅读过程中最大的便利。

  当然,iPad的反光屏幕和普通电脑一样,一到阳光下就失灵了,但只要你不是个热忱的沙滩阅读者,我想这一点缺陷应该不算致命伤;否则,你最好还是选择Kindle,它的屏幕不反光,极具书籍纸张的质感,可它是黑白的。而且,iPad也的确偏重了点儿,一斤多,(Kindle只有280克),如果你躺在床上看书,保证没举多久就累了。采取坐姿或半躺,用身体的某一部位靠着点,会比较合适。

  但所有这些美中不足,都无法抑制我对iPad的喜爱和激动。也许是我要求太低?压根就没想让iPad成为我的第二台个人电脑。iPad是放在我家客厅里的又一个娱乐工具,是供一家人阅读、游戏和分享信息的小玩意儿。我五岁的大儿子已经开始尝试用手指在画画板上涂鸦,看iBook中的图画书;我可以想象,过不了多久,就会有铺天盖地的iPad儿童游戏和读物蜂拥而至。而被冷藏在电脑里的家庭相册,也终于可以借iPad增加曝光机会了。

  的确,这一波iPad并不尽善尽美,但它就媒体阅读方式所带来的革命意义是空前的。其实这样说,我自己也觉得很过分,而且我认为我还是会继续订几份报纸,还是会继续去书店买书,去图书馆借书。无论iPad的图片展示多漂亮,我还是会去美术馆看摄影展览,去电影院看电影。iPad不仅不能取代个人电脑,更不能取代生活中的许多享受。既然如此,有关iPad的激烈争论又何苦如此针尖对麦芒呢?除非都是冲着Jobs而去的。iPad不过是你又新添的电子宠物和玩具罢了,值不值得买,喜不喜欢用,都由你说了算。作为FT中文网的忠实读者,不妨在苹果店测试的时候,上FT中文网看看,说不定这就能成为你犹豫不决的天枰上那个关键的砝码。

  (作者:殷紫)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FT中文网 2010-04-12)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