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特别是进入第二季度以后,受到基本面利好带动,东南亚多国股市结束了此前持续的资本外流趋势,主要股指持续上涨,年累计涨幅居于全球市场前列。
展望后市,随着美联储退出QE政策“常态化”,东南亚新兴市场的“适应性”将进一步增强,其资金面面临的压力有望继续减弱,下半年仍可能取得不错的表现。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美国未来的收紧措施强于预期,上述地区金融市场仍可能产生较大风险。
进入2014年,从去年中期开始持续困扰新兴市场的资本外流潮开始趋缓,特别是第二季度以来,这种趋势甚至出现彻底终结的势头。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新兴市场基金研究公司)数据显示,在最近8周内,其监测的全球新兴市场股基已经7次出现资金净流入,特别是股市表现上佳的东南亚各国股基持续受到投资者青睐。
数据显示,进入5月以来,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基准股指均创下历史新高,印尼、菲律宾和泰国基准股指则分别接近历史新高和两年多来高位,越南股市也涨幅明显。而从全年表现来看,上述七大股指年至今累计涨幅分别为16.75%、1%、14.68%、16.14%、15.29%、6.9%和7.81%,除马来西亚股市因年初就处于高点导致年涨幅较低外,其它股指不仅远好于亚洲其它新兴市场表现,也好于去年表现上佳的美、欧、日股表现。今年以来,衡量亚洲股市整体表现的明晟亚洲50指数上涨2.22%,日经225指数下跌10.37%,标普500指数、英国富时100指数、法国CAC40指数、德国DAX指数分别上涨2.82%、0.99%、4.88%和3.16%。
渣打银行亚洲区首席执行官白承睿指出,今年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带来的资金外流规模将小于2013年,出现大规模的外流潮概率较低。这是因为去年夏季新兴市场有些措手不及,而如今准备充分,资金外流将得到更好控制,例如印尼在补贴管理方面做得很好,印度央行也一直在推进其通胀目标。
邓普顿新兴市场团队执行主席麦朴思指出,一些主要的新兴市场将在2014年举行重要选举,新政府将有更多空间处理长期增长所面对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过去数年带动新兴市场的积极因素,包括良好的经济增长潜力、强劲的公共及民间财政、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有利的人口结构等,均有望取得新的动力。
麦朴思还强调,有关美国流动性缩减的担忧有可能被夸大。他说:“美国这些举动仅代表新的支持措施有可能减少,银行仍可以利用已有的流动性。即使美国的货币政策变得对股票市场有点不利,我们不应忘记其他央行,特别是在日本和欧元区,将继续维持强力的刺激措施。”
高盛集团指出,除警惕美联储流动性缩减的负面冲击外,也应看到加息意味着美国经济复苏,这对许多东南亚国家来说也是“福音”,因为美国会从这些亚洲国家大量进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