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是阿联酋七个酋长国中的第二大酋长国,是中东地区的金融中心与转口贸易中心。一直以来,它都是奢华和财富的代名词,高贵而神秘,然而近来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股灾折磨得狼狈不堪。那么,迪拜股灾的导火索是什么?未来会怎样发展?迪拜的金融动荡会否进一步演化成整个中东的金融危机?围绕这些热点话题,日前本报记者与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卫东进行了深入探讨。
记者:长期以来,迪拜股市都极具波动性。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大跌后虽一直处于熊市状态,但自2013年就开始上涨,全年涨幅居全球之首。今年以来,该国股市继续上涨并于5月14日冲上顶点后跳水。截至6月29日,DFM综合指数一个半月已累计下跌22.3%,创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下跌。受此影响,阿拉伯国家的股市也普遍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在您看来,是什么原因致使该国股市出现如此大幅波动?
陈卫东:我认为主要诱发因素有四个方面。首先,直接导火索无疑是迪拜最大的房地产建筑企业Arabtec被曝多名高管被裁员,且具体情况缺乏透明度,引发市场对该企业及相关股票的抛售。由于迪拜房价过去一年多来上涨过快,投资者对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担忧随之引发资金出逃。其次,5月份以来,伊拉克安全形势恶化,对投资者信心产生了一定影响。再次,今年以来,阿联酋发行了超过100亿美元的债券,吸引了大量投资资金流入,但同时抽走了股市资金。最后,从技术面上看,迪拜股市确实面临回调压力。在2012年5月14日到2014年5月14日的两年中,迪拜股市累计涨幅高达260%,领跑全球。投资者随时可能因任何市场信心不足的因素而出现获利了结行为,从而引发市场调整。
记者:目前,市场有人担忧迪拜股市下跌是金融危机的前兆,甚至认为迪拜股市已经引爆中东金融危机。您怎么看?
陈卫东:我们认为,迪拜此次股市动荡与2009年出现的债务危机一样,都存在被夸大的嫌疑。综合分析阿联酋国家经济与金融体系的运行情况以及迪拜的独特之处,迪拜股市调整处于可控范围。随着中东局势趋稳、阿联酋经济持续复苏,迪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熊市调整之后仍有重返牛市的潜力,不会引发中东乃至更大范围的金融危机。
具体来看,阿联酋实体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这为金融市场提供了最根本的基本面的保障。过去3年,受到许多公共建设项目和迪拜服务业强劲增长的推动,阿联酋GDP平均增速达到4%以上。迪拜作为地区性的避风港和金融中心,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流入。鉴于新能源产业快速增长、房地产市场复苏等有利因素,我们依然看好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
同时,得益于能源、金融和房地产等行业的较快发展,阿联酋公共债务负担并不高,多年来始终保持了财政盈余,财政金融实力和稳定性明显改善。此外,阿联酋实施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在后危机时代一直受益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未来几年,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逐步退出、利率逐步提升,有助于控制阿联酋私人部门信贷,不会出现过度增长。
另外,迪拜过去几年一直致力于成为中东地区的金融中心,吸引了很多外资金融机构的进驻,推动了相关航运、贸易和旅游等行业的发展。从过去几年伦敦、香港、新加坡、卢森堡等国际金融中心的表现来看,受益于国际资金流入和金融交易活跃度的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往往会受到激励,这都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正能量。
记者:您之前也提到,本次股灾很大程度上是因房地产问题而起,投资者担忧也绝非无中生有。那么,该国房地产市场的生存现状如何?是否存在风险?风险到底有多大?
陈卫东:迪拜房地产问题并不如想象中严重。近期投资者对迪拜房地产市场的担忧虽然有一定道理,但较为片面。的确,为吸引国际投资者和游客,同时实施经济转型,过去10年中迪拜在房地产市场的投入都是大手笔,建设了诸多“世界之最”的项目,例如世界最豪华的七星级酒店、世界最大的人造棕榈岛、世界最高的迪拜塔等。这引发了2004年至2008年期间的信贷狂潮,年均信贷增速达到35%以上。2012年以来,迪拜房价上涨迅猛,今年一季度房价同比增长27.7%,在全球主要市场名列前茅,且为连续第四个季度上涨。
不过,只看一年的数据往往是片面的。事实上,迪拜当前的房价上涨是对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房价下跌的一个复苏性反弹,且尚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最高水平。而且,由于房地产市场对金融稳定至关重要,阿联酋央行已于2013年11月启动紧缩措施,包括对银行业房地产贷款风险暴露水平进行控制,对住房抵押贷款加强监管等。此外,迪拜和阿布扎比是中东地区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区,房价上涨有着人口增长、移民增多等真实需求的推动,只要波斯湾地区政局能够稳定,房价、股价仍有望获得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