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科融环境高管轮番“下课” 实控人否认以争议款项为代价逼辞
 
  
    2016年11月18日 18:36
    
      
      在6月实际控制人变更以后,科融环境(300152)的高管“下课”声就不断,或主动辞职,或被免职。昨日,科融环境方面再发公告,因公司经营管理需要,免去谢伟先生副总经理职务,聘任朱丰女士为公司副总经理。如此频繁的高管下课,背后隐现的是新入主的大股东天津丰利与公司原高管层之间的8600万元激励款项的利益纠纷。
      高管轮番“下课”
      6月27日晚间,科融环境发布公告称,天津丰利以8.5亿元总价受让了公司原控股股东杰能科技91.96%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实控人变更为自然人毛凤丽。
      而在完成实际控制人的变更后,公司高管层就震动不断。7月,科融环境副董事长裴万柱等7名高层集体辞职;8月6日,董事长贾红生因个人工作原因递交辞呈;10月14日,科融环境又收到独立董事耿成轩、林爱梅、赵春祥的书面辞呈;10月17日,科融环境再度公告称,总经理李贵蓉和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彭育蓉因公司管理需要,被双双免职。
      科融环境董事长毛凤丽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高层变动部分是正常新旧交替,部分是原高层拒不履行职务被免。她也否认了天津丰利将争议款项中约2887.5万元打入原董事长贾红生指定的个人账户,贾红生以辞职为代价的说法。
      8600万元激励成矛盾焦点
      新入主的实际控制人毛凤丽与原高管层之间之所以对高管变动如此在意,其关键还在于双方的8600万元激励款项问题。
      科融环境11月11日晚间公告称,天津丰利收购完成徐州丰利91.96%股权后,公司原管理团队组建的有限合伙企业上海曲梅部分人员要求天津丰利支付激励款项1.15亿元,天津丰利提出激励应与上市公司业绩挂钩,原管理团队未同意,双方未达成一致。原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以不交接公章、不配合法定代表人变更相威胁,天津丰利被迫以借款的名义支付有关人员2887.5万元。2016年10月24日,上海曲梅起诉天津丰利,要求支付剩余8662.5万元激励。近日,天津丰利收到相关起诉书和诉讼通知书。
      不过原管理层方面并不认同这一说法。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报道,今年8月9日双方签订了一份《框架协议》,约定原股东将转让所得按每股0.5元(税后)的支付义务转移给天津丰利,由天津丰利支付给前述曲梅合伙人计划。对应其受让的2.31亿股,累计支付金额约1.15亿(税后)。“毛凤丽一开始不说不给,她只是以各种理由拖延,比如说我们一起绑定激励等。”科融环境一位原高管表示。
      而据记者看到双方签订的《框架协议》中约定,“激励对象自方案实施起6年内不得从科融环境离职”。这就相当于是说,一旦原高管离开公司,他们就无法拿到这笔激励款项。这或许就是双方一直纠缠于公司职位去留的根本原因。
      这笔8600万元的激励款项双方争执不休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其中是否存在着“激励与上市公司业绩挂钩”的说法。
      天津丰利方面认为,天津丰利提出激励应与上市公司业绩挂钩,原管理团队未同意,双方未达成一致。毛凤丽也对记者表示,8600万元的激励款项应该与上市公司业绩挂钩,不是一次性支付。
      但是,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报道,科融环境原管理层回应,协议中并无此事。“该激励计划本来就是天津丰利并购杰能科技的附加条件,是其应该承担的交易成本,是历史遗留问题”。
      同时,科融环境在澄清公告中则表示,上海曲梅起诉天津丰利的诉讼金额为 8662.5万元,占天津丰利间接持有上市公司市值的4.8%,占上市公司总市值的 1.41%,相关诉讼不会带来公司实际控制权变动的风险。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世华财讯 2016-11-19)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