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研究机构GFK最新发布的研报显示,2013年国产品牌智能手机再次崛起,在国内整体手机市场中的份额占比超过70%。
这一数字也创下了国产手机市场份额占比的新高。2004年,夏新、科健、熊猫曾掀起一波国产手机热潮,当时国产手机在市场中的占比一度接近50%,但在随后智能化的浪潮中,国产手机相继失语。
GFK认为,当前的国内手机产业链基础已非10年前可比,国产品牌凭借产品创新、渠道布局和相对更强的产业链把控能力,已成为市场发展的中坚力量。
数据显示,自2012年开始,在1000元级别智能手机市场,国内品牌数量持续增长。2012年国内生产千元级别智能手机的厂商数量为313家,这一数字在今年已经扩充到376家。目前小米也加入了千元以下市场竞争,使该价位段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GFK报告认为,近400家厂商参与千元级别智能机市场竞争,成本管控是关键。如何在保证用户体验、选取合适供应商的同时,实现成本管控,是国产厂商要面对的问题。当前市场的关注焦点仍在价格方面,对功能性关注不够,国内厂商亟须加强针对低价位市场用户人群需求的深入发掘。
与国际品牌相比,国产品牌在智能手机市场尚未突破3000元市场天花板,且主要集中于2000元以下市场。截至今年6月,国内品牌2000元以下市场份额达95%。但自今年以来,国产品牌向高端加速发力,与国际品牌在2000-3000元价格段市场的差距正在缩小,特别是OPPO、步步高、小米、魅族、华为等国产品牌在高端市场旗舰产品的推出,推动该价格段国产品牌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