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消费者对现金的使用偏好,以及基于成本、便利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等方面的考虑,ATM在提升银行业服务品牌形象等方面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市场空间而言,2010年全球ATM机数量平均为300台/百万,发达国家达到了1000--1500台/百万人,而我国仅仅200台/百万人,尽管我国部分一、二线城市ATM机的布放量已经达到全球平均水平,但在大部分中小城市及广大农村地区的布放量依然很低,因此国内ATM市场尚处于远未饱和的阶段。
目前国内ATM市场基本属于寡头垄断市场,约70%市场仍是进口。近年来随着行业技术的成熟,国产和外资品牌基本无差别,国产品牌比国外品牌价格便宜10--20%,而在开机率方面甚至优于国外品牌,且在维护服务、产品升级等方面具有外国品牌所不具备的本土化优势。未来随着国家政策大力提倡自主创新、扶持进口替代,以及国有大银行观念的转变,国产ATM品牌将面临进口替代的大好机遇。
对照国外ATM市场发展的历史轨迹,不难发现,ATM金融服务外包作为银行机构降低成本、转移风险、专注核心业务、提升服务水平的有力手段,已经成为当前银行业务转型和营销战略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ATM市场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如今,一些银行已经开始将ATM选址、网点建设、维保服务、运营管理等需要大量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和专业的实施策略转交给运营服务商进行托管,在专注核心业务同时,提高设备分布成效、资源配置效率以及管理服务水平。随着国家相继出台有关经济政策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改革和金融服务产品方面的扶持力度,ATM金融服务外包市场前景广阔。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鼓励金融改革创新的政策不断出台,银行业将持续加大扩张和变革力度,同时伴随着第三方专业化服务商规模实力的日益壮大与ATM投资主体的日趋多元化,预计中国ATM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将会延续近几年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建议关注发掘与之相关的投资机会。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