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基金伺机抢先杀入A股

  沪港通机制激发了海外投资者对投资中国A股市场的信心与兴趣。近期高盛、瑞银等多家外资机构在海外路演时发现,海外投资者对于A股的关注度日高,预计沪港通启动初期,海外投资者以偏小型、灵活的对冲基金为主,系统逐步落实之后,大型海外公募基金等参与度会进一步提升。

  对于国际资金流入A股的类型和节奏,机构普遍认为首批将以小型对冲基金为主。公募基金由于需要更新法律文件、监管机构审批等原因,无法在第一时间使用沪港通。而指数基金则更加被动,需要等待相关指数编制机构的决定。国际资金在A股市场中的投资标的,将围绕较香港市场便宜、高股息率和香港市场买不到,以及受益于中国经济增长三个标准来选择。军工、环保、大型医药等板块被认为对于国际资金最具吸引力。

  对于可能最早投资A股市场的小规模、灵活的对冲基金,陈李这样评价:“这类投资主体与目前QFII的风格很不一样。QFII主要投资主体是主权基金、大型公募基金,而沪港通启动初期的海外投资者以偏小型、灵活的对冲基金为主,他们对于选股的策略也会有差异,估计大部分会投向A股比较便宜的股票。”

  高盛首席中国策略师刘劲津则表示,在美国路演时发现,部分退休基金、保险基金有意向通过沪港通增加对A股市场的配置,而且,“一些海外投资者正考虑将他们此前放在东南亚的头寸转移到中国来”。

  刘劲津:“A股估值相对便宜,8倍左右的市盈率,对于海外中长线投资者而言,尤其具有吸引力。”另外,当前海外投资者在中国市场的配置非常低,但随着沪港通启动,海外投资者的策略将发生巨大变化。

  “结合香港和A股市场,将形成全世界第二大交易市场,从规模上讲对海外投资者足够重要。”刘劲津表示。“海外投资者关注A股4-5%的分红收益率,同时,这也是他们分散组合风险的渠道。”


(摘自新华网 2014-09-24)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