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1月29日宣布,2月19日起,民间金融机构存入日本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利率下调至-0.1%。这一“负利率”政策是日本央行奉行宽松货币政策的又一利器。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为达到2%的通胀目标,日本央行将全力以赴,不排除进一步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此外,日银维持承诺,将通过“量化和质化”宽松政策,积极购买日本国债和风险资产,使货币基础每年增加80万亿日元(约合6640亿美元)。
日本央行此次实施的“负利率”与之前欧洲央行、丹麦央行和瑞士央行执行的“负利率”在概念和范畴上有所不同,但追求的效果有类似之处,与欧洲央行一样,日本央行同样希望推升国内物价水平并刺激金融领域的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与丹麦、瑞士央行的立场类似,日本央行也不愿看到本币在外汇市场上因避险情绪被越推越高。自“日元升值的斗士”黑田出任日本央行行长以来,宽松货币政策就晋级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主基调,也成为“安倍经济学”中三支利箭中射得最远的一支。
日本央行宣布实施“负利率”后,日本股市大涨而日本国债利率重挫,日元对美元的比价也跌破120日元兑1美元关口。但市场分析人士对其实际效果仍心存疑虑。《日本经济新闻》刊文说,如果以负利率为契机,家庭收支将目光从偏重存款转向股票投资,依赖海外投资者的日本股市有可能形成个人投资者为主角的市场。负利率有可能成为约1700万亿日元个人金融资产进入投资领域的契机,另一方面,也有可能给市场和经济造成混乱,可以说是一剂猛药。有“末日博士”之称的国际金融投资专家马克·法贝尔就表达了对日本央行举措的质疑,认为可能不会产生效果。“当日元贬值30%时,日本人手中的资产将会缩水。对于日本经济和家庭来说,日本央行负利率政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将远大于正面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