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货币政策分化成“新常态”
 

  这是日本央行首次实施“负利率”,也被解读为全球货币政策分化趋势下的积极防御之术。

  最近两年,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逐渐分化,一方面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先是退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又开始加息,迈入货币政策正常化轨道;另一方面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重挫、贸易增长低迷、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等多重因素影响,很多国家特别是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必须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加以应对,但政策分化形成了效果对冲,导致金融市场出现动荡。

  在刚刚结束的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上,货币政策分化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印度央行行长拉詹说,过去几年大规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后遗症可能正在显现,“许多央行仍坚定地把脚踩在油门上,但我们是否真的从中获得了巨大利益,其实并不清楚”。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则表示,不同的货币政策反映了欧元区与美国处于不同的复苏阶段,美国的复苏强于欧元区和日本。货币政策分化将持续一段时间,其表现为利率的差别,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只要货币政策正确,分化的外溢影响就足够应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的报告预计,2016年和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分别为3.4%和3.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在年会上对今年世界经济形势保持谨慎乐观。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16-02-0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