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个人财富的价值观取向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幸福快乐的人生,而所谓的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属于意识的范畴。那么,个人对自己拥有财富的多寡又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以下简称“金标委”)把个人对待财富的价值观这种感受细分为:富足感、受偿感和安全感;并认为这三种意识或曰感受是个人或家庭理财的动力基础。所有个人的财富活动都将围绕这三种意识或曰价值取向自觉或不自觉展开。

  一、富足感

  关于富足感,金标委用下列公式或曰数学模型表示。即:富足感=财富/欲望=已取得的财富净资产/数据化的理财目标。

  个人理财的目的与其说是在追求财富,还不如说是在取得一个富足感。因为富足感可以用财富除以欲望来衡量,这就会产生三种不同的感受。

  一是假定欲望不变即是一个常数,那么,个人的富足感则随着财富地变化而变化:财富积累得愈多,富足感就愈高;财富减少得愈多,富足感就愈低。关于这一点,似乎人人都有过这种体验。农民面对刚刚从田野里打下的粮食,渔民面对刚刚收网时捕获的鱼虾,以及职员对面刚刚收到的一笔奖金,都会让富足感陡然增高,特别是数额超出自己的预期时,富足感则可能会达到峰值。因为,这时个人的欲望还未来得及陡然增加。同理,当违规者突然接到一笔巨额罚单,投资者突然发现交易发生巨额损失,都会让个人的富足感立刻下降。因为,这时的欲望还未来得及降低。

  二是假定财富不变即是一个常数,由于富足感与欲望成反比,其富足感则随着欲望的增多而降低,随着欲望的减少而增加。假定一个人目前的存款(持有现金)是固定,他到车市去看车,这时他的富足感则随着准备购哪个价位的汽车而变化。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工薪家庭,当产房里传来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后,年轻父母的富足感也会随着生的是男孩女孩的确认而变化,因为男孩与女孩以后的消费会引发年轻父母的不同欲望。

  三是财富和欲望均是动态的,富足感自然随着财富和欲望变化后所产生的比值的变化而变化。若欲望增加的速度大于财富增加的速度,则富足感降低,这就是钱多未必感觉到幸福快乐的主要原因。当财富增加时,欲望可能会随之提升,欲望便成为追求更多财富的原动力,从而促进社会进步和财富增加。由此可见,欲望是把“双刃剑”,既能成为追求财富的动力,也是产生烦恼的根源。解决之策只能因人而异。如果欲望已超出个人能力所及,那就修正欲望。理财的目的之一就是增加幸福快乐,如果能力有限,降低欲望自然也是增加幸福快乐的良策。如果个人的理财潜能还未有发挥到极致,那么,在欲望推动下不断增加财富,其富足感也会增加。

  二、受偿感

  受偿感是衡量事业成就感的指标。金标委给出的公式是:受偿感=报偿/贡献=薪酬收入或事业报酬/个人附加价值或生产力。

  报酬和贡献虽然均可以量化,虽然也都有客观标准,但是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主观意愿。决定报酬多寡的和认为贡献大小的往往分属两个不同阵营,这自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分歧和矛盾,长期存在着“合理”与“不合理”之争。雇主(含单位)的着眼点是贡献,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这就决定了他们往往认为所给的报偿结合了雇员的贡献大小,是“合理”的;而雇员的着眼点是报偿,追求的是收入是大化,往往认为自己的贡献(与他人相比)与报偿(与他人相比)不成比例,是“不合理”的。因此,从理财的角度分析,个人的受偿感则随着上述矛盾的深浅急缓疏密而变化。

  报偿的多寡由雇主(含单位)根据自己的感受(或单位文件)来决定。因此,受偿感成为求职、转换工作时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个人创业也同样存在着“报偿/贡献”这一受偿感问题,它是创业者决定是否扩大再生产、是否转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个人增加受偿感,除调整心态外,还可以结合自身的能力或发挥自身的潜能,根据受雇单位的相关规定增加收入;增加自己的事业成就感,从而达到幸福快乐的目的。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页  第1页  共2页

(中国工商银行河南分行 2011-07-08)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