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智能服务


可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7天花3万 80后是否应如此富养女?
 

  在中国,很早就流传着“穷养儿,富养女”的说法,的确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儿子穷养可以培养其吃苦,面对挫折的责任感和毅力担当,成就一番品质或事业;女儿富养则可以让其长大后不被蝇头小利所诱惑,思想更加独立,气质更加高雅。不过最近网络出现的一位80后父亲,为了达到“女儿一定要富养,全部给她最好的”的目标,给女儿买品牌衣服玩具,买高档电子产品,带她出游,春节7天长假,就给她花了3万,这一做法在社会引起了极大的争论,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各持一词,谁也很难说服谁。

  从经济条件本身来讲,这位80后父亲并不真正具备那种奢侈化水准的“富养女”的能力。这位80后父亲的月薪为5000元左右,加上年终奖和其余的福利收入,估计年收入约为10万元左右,在武汉这样的城市生活,在不考虑房子经济压力的前提下,这种收入尚算不错,不过要想维持奢侈化的“富养女”生活,经济方面显然难以长期承受。其实,就算真正想要对女儿好,也应该根据实际经济能力去过日子,因为长期超出自身经济承受能力去“富养女”的话,一旦某日难以为继,就会产生很多问题。

  从事件本身来讲,这个80后父亲“富养女”的行为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可以定义为某些特殊情况下的特例,不值得过度大惊小怪。考虑到中国人对春节的重视,以及喜欢春季集中消费的习惯,这位80后父亲的春节账单就不显得那么奇怪了:一家三口去海南自助游花费2.1万元,给女儿上商场买衣服、鞋子花费4000多元,买部ipad2花了4000元,不算其他,这几项开支加起来就近3万元。认真分析账单,基本上消费都在合理范围之内,而且考虑到过春节的特殊背景,也并无太多不妥之处。

  从理性的角度来讲,所谓的“富养女”并不是说只要从经济的角度舍得为女儿花钱就是对的,就能够让女儿以后的品质和修养就一定优秀。其实,持“富养女”观点很多家长都是这样认为,只要让女儿过上一种稳定富足的生活,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不会那么容易被经济诱惑而犯错。实则不然,除非家长可以一直提供非常充裕的物质条件,否则的话,养成了奢侈习惯,反而可能助长其虚荣心,这样女儿未来在物质的诱惑面前更难把持。真正的“富养女”是要合理花钱,并且花在刀刃上,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更是一种精神的长期渗透和培养,这样女儿以后才会自立和高雅。

  我们不反对“富养女”,但是也没有必要过度盲目迷信“富养女”,对于孩子来说,物质和精神的合理满足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走极端路线。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银率网www.bankrate.com.cn 2012-02-24)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