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快讯

境内首家专业“地铁支行”诞生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率先打造立体化金融服务网络格局

 

  随着地铁网络的日趋完善,上海已经拥有包括11条线、425公里运营里程的地铁网络,成为国内首个突破400公里地铁网络的城市。地铁的发展,人流的聚集,对现代金融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以地铁网络发展为契机加快创新步伐,积极探索地铁银行的管理新模式。2011年6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宣布,该行地铁支行正式成立,这也是中国境内第一家地铁专业支行,标志着金融服务创新和城市交通建设携手又翻开了新的篇章。

  据悉,地铁支行是工行上海分行全力打造的地铁银行的专业经营管理机构,它紧紧贴近城市居民出行,辐射地铁网络沿线领域,全面拓展工行轨道交通网络渠道,逐步形成地下与地面网点相衔接、与楼宇网点相呼应的立体网络布局,塑造工行“地铁银行”新品牌。目前,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已有12家地铁银行网点正式投入运行,主要布局于地铁网络中人流密集、商业配套完善的核心换乘枢纽,如地铁人民广场站、地铁静安寺站、地铁徐家汇站等,该行还在各地铁站内拥有超过120台自助设备。工行表示,今年年底地铁站内工行自助设备将达200余台,2013年前该行将完成二十余家地铁网点的开设,并逐步实现每个站点都配备至少2台自助设备,进一步确立该行在地铁渠道中的先发优势。

  工行地铁支行紧紧围绕为民服务、为民解忧的服务理念,采取自助机具加有人值守网点的服务模式,每家“地铁银行”网点内都设有理财业务柜台,并配备了服务经验丰富的客户经理,大大提升了网点的服务能级。客户不仅能够很方便地通过各种自助设备完成存取款、转账汇款、账户查询和存折补登等金融业务,有了客户经理的现场支持,像开户、购买理财产品、办理信用卡、开办电子银行和个人理财策划等比较复杂的业务也能够在地铁里轻松办理。

  在未来的发展中,工行上海市地铁支行将结合地铁网路东、西、南、北、中区域发展,以地下与地面网点布局相结合,以地铁客流中心区域站点与居民聚集、旅游集散区域站点为重点,扩大银行服务纵深,优化地铁金融环境,有效填补我市金融机构在专业化服务地铁客流及周边商圈上的一项空白。正如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沈立强行长所说的那样,“地铁银行”的诞生是金融服务领域的一大创新,是工商银行主动适应市场变化、跟随客户脚步积极践行行商理念的具体举措。工行上海分行将按照“同业领军、系统最优、世界一流”的要求从战略的高度经营打造“地铁支行”,为上海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服务民生、繁荣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背景资料

工行上海地铁支行的“前世今生”

  2008年8月,作为一次有益的尝试与创新,工行上海分行成立了第一家以自助服务为主的铁路上海南站站支行,通过一年的运营实践积累了宝贵的地铁银行运营经验。

  2009年10月,该行率先成立了上海第一家自助加理财网点——地铁人民广场站支行。为配合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提升上海整体城市形象和打造工行品牌形象,在世博前期,该行地铁静安寺站支行、地铁徐家汇站支行和地铁镇坪路站支行又相继成立。由于参观世博会的中外游客大多选择地铁做为市内交通工具,这四家实体“地铁银行”的重装上阵,与该行遍布上海市区的地面营业网点形成资源和优势的互补,给广大游客带来了诸多的金融服务便利。不仅如此,工商银行还根据上海世博园的开园时间和地铁运营时间,实行了四家“地铁银行”自助服务时间与地铁营运时间同步,理财服务时间延长至晚上8点,充分满足了世博游客们的金融服务需求。

  在后世博时期,工行上海分行将这种服务模式保留下来并加以提升和完善。为积极响应铁路发展布局,该行成立了铁路虹桥枢纽站支行,并逐步建设覆盖轨道交通线所有主要站点的“地铁银行”网络。6月28日,工行上海地铁支行正式成立。作为一级支行,工行上海市地铁支行将围绕地铁客流群体,辐射地铁网络沿线领域,打造专业的服务型银行,形成为城市金融服务立体化网络的新格局。截至6月底,该行已有12家地铁银行网点与120余台自助机具正式投入运行,它们均处于上海多条轨交线路的换乘点中心区域,竭诚为广大市民提供方便、快捷和高品质的金融服务。


(中国工商银行 2011-07-0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