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员工发展 > 感动工行人物  
 

第二届感动工行人物

  蓝连胜  
  蓝连胜,男,195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广西钦州分行办公室经理。
  他命运多舛,却以矮小身躯承载了生活艰辛,27年如一日出色演绎孝子、贤夫、慈父的多重角色;他岗位平凡,却以阳光心态淡看个人得失,不改恪尽职守的奉献精神。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敬业奉献”的真义。



愈挫愈奋 矢志不渝
——广西钦州分行办公室经理蓝连胜

  蓝连胜1980年入行,曾任钦州分行办公室副主任,现在是分行办公室一名普通员工。三十年来,他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在困难面前的自强不息,在荣辱得失之间坦然应对,以阳光心态演绎爱岗敬业,在平凡中昭示不平凡,在简单中书写不简单。

  不离不弃 独力支撑多难家庭
  1984年,蓝连胜的儿子呱呱坠地,早产来到人间,给小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儿子在医院度过满月刚出院,广西分行就安排他到西安参加为期三个月的信贷业务培训班。学习期间,他突然接到妻子的电报,说是刚满三个月的儿子被确诊为重度脑瘫。突如其来的不幸,犹如晴天霹雳。但他强忍内心的痛苦和焦虑,坚持到学习结束后才匆匆赶回家中。儿子虽然长得白白胖胖,但其头部歪斜,无力竖立起来。有些好心人认为长痛不如短痛,建议他趁早把患儿送到偏僻场所抛弃。然而,他认为,孩子是无辜的,作为父亲,没有任何理由剥夺儿子的生命。他毅然下定决心,向命运挑战,给儿子治病,让他像其他孩子一样享受阳光,享受天真烂漫的生活。
  从此,他带着患儿,踏上了漫漫求医路。先后辗转南宁、北京、秦皇岛等地求医问药。虽然历尽艰辛,终究无力回天。儿子还是身体发育不全,迄今26周岁的儿子智能低下,成天流口水,生活还不能自理,甚至连“爸爸”也没能喊过一声。然而,他始终不离不弃,不厌其烦,几十年如一日,给儿子喂食、喂药、洗澡、穿戴、浆洗,样样亲力亲为,百般体贴,邻居和周围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对儿子充满父爱,对妻子,更是相敬如宾。
  其妻自1999年城市信用社解散下岗后一直待业,没有收入,为了帮妻子缴纳每年数千元的养老保险金,他平时总是省吃俭用,不多花一分钱。2006年12月,其妻在外地不幸遭遇车祸致头部重伤,不省人事。他闻讯后,火速赶到一百多公里外的妻子身边,及时组织抢救。妻子做了开颅手术后,长时间昏迷不醒,为了让爱人尽快恢复神智,他天天趴在病榻前,在爱人耳边轻轻地呼喊她的名字,多方配合医生,用爱心、用真诚把妻子从死神面前拉了回来。遭遇车祸后,妻子特别爱发脾气爱唠叨,每逢出现这种状态,他以男人的胸怀包容妻子,以忍相待,从来不给妻子愠色,以保持家庭生活的平静和安宁。妻子曾经两次剖腹产,加之遭遇车祸,身体比较虚弱,因此,所有家务重活都由蓝连胜一人统揽,从不让妻子操劳。妻子经常愧疚地对人说:如果没有蓝连胜的关爱,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如果有来世,我还是选择他做我的丈夫!
  1983年,为了让辛劳了半辈子、身体多病的母亲过上几天好日子,他把母亲从乡下接进城来随他生活。弹指间,母亲已随他生活了27年。随着岁月的流逝,母亲日益苍老,母亲体弱多病,先后患过风湿病、肺结核、阑尾炎、双目白内障并多次摔伤。蓝连胜一家的收入,主要是靠他一个人的工资支撑,本来经济就十分拮据,这一连串的不幸,无疑是雪上加霜。多年来,蓝连胜千方百计为老人治病,用中草药控制了风湿病,经过打针吃药治好了肺结核,通过手术治疗切除了阑尾,还进行了白内障人工晶体置换,让老人家重见了光明。后来,母亲因摔伤患上了严重的压缩性腰椎、胸椎骨折,躺在病床动弹不得,日夜呻吟,医生断定必瘫无疑。为使母亲早日康复,他四处走访名医,认真筛选治疗方案,坚持每天四次给老人槌药、炒药、敷药,用毛巾吸取滚烫的中草药水给老人热敷患处。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精心护理下,年逾85的老人终于又一次奇迹般地站立起来,康复后健步如初。
  几十年来,蓝连胜像一颗参天大树,支撑着他风雨飘摇的家庭。为人父,他尽职尽责地关爱残疾的儿子,为人夫,他真诚地爱抚脆弱的妻子,为人子,他无微不至地孝敬年迈的母亲。虽然家庭清贫,经济拮据,但是,他苦心经营,把“尽孝”与“真爱”书写在行动上,从而维系了一家人的和睦、幸福与希望。
  尽管家庭接踵的不幸给蓝连胜增添了巨大的压力,命运反复捉弄也不断地带来挑战,但他从来没有因此而消沉,更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愈挫愈奋,百折不挠。他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始终正确处理好家庭和工作的关系,从来不因家庭问题影响工作。最近,他的残疾儿子因嵌肠疝复发住院做手术,他三个晚上没有合眼,领导嘱咐他好好休息,但是第二天一早,人们在办公室又见到了他那忙碌的身影。蓝连胜同志就是这样,他以敬业爱岗、勇于拼搏、勤恳踏实的工作作风和乐于助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和带动了周围的人。

  淡看得失 默默耕耘乐于奉献
  如他在家庭所遇诸多不幸一样,在事业上,蓝连胜也颇为坎坷。2001年,钦州分行降格,机构改革后蓝连胜由钦州分行办公室副主任的职务调整为办公室业务主办。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他曾一度感到郁闷和彷徨。当时一些中层干部选择了自谋职业或跳槽离开工行,然而经过再三思考,他最终坚守工行,与工行荣辱与共。岗位变了,工作压力大了,职级降低了,收入减少了,但他对工行的信心始终不变,不抱怨,不责怪,不挑剔,不怨天尤人,不随波逐流,不自暴自弃,他放下个人的得失,无论哪个岗位都可以干,无论哪个岗位都能干,无论哪个岗位都干好。
  在2001年至2006年的六年时间里,他一个人负责钦州分行文秘、业务宣传、文件报纸收发传递、保密、档案库房管理、办公用品采购分发等多项工作,工作场所分布在几层楼,一天要来回跑上跑下十几趟,其苦其累,众所周知。尤其难能可贵的是,2006年3月,组织上安排他从事现金调拨工作,他每天奔波于库房、网点和人民银行之间,沉重的老式防弹衣、钢盔和款箱让他1.53米的弱小身躯不堪重负,压得他气喘呼呼,但他从不喊苦叫累。无论酷暑炎热,还是三九寒冬,不管晴空万里,还是大雨滂沱,他每天清早总是提前到达现调工作室,整装待发。凡是他经手的现金调拨业务,从来没发生过差错。同事们都说,蓝连胜办事,我们最放心!

  不断超越 业务宣传独树一帜
  蓝连胜只有大专文凭,学历不高。但他勤奋学习,精益求精,不断超越。他不但文笔好,摄影摄像也在行,其作品别具一格,多出精品。早在1983年,其首篇经济论文在《广西金融研究》发表就在业界产生影响;他撰写的稿件在报纸、广播、电视、行内网讯和网络媒体上频频亮相,《广西日报》、《钦州日报》等多家新闻单位曾授予他“优秀通讯员”荣誉称号;他学以致用,讲求实干,与钦州市电视台联手策划开展的由工商银行钦州分行主办的“每日一歌”系列宣传活动,曾经一度轰动钦州,让钦州分行在全市走红。
  2009年10月,组织上根据其特长,安排他回到办公室从事文秘宣传工作,蓝连胜重新拿起了久违的笔杆、照相机和摄像机。为了加强对外宣传,他以百倍的激情精心采写,积极投稿,迅速开拓了工行宣传的新局面。他甘作人梯,大力提携后生,对于新手的稿件,他不是简单取舍,而是使出浑身解数,费尽心机地认真帮助作者补充修改,经过反复推敲,把一篇篇略显幼稚的稿件变成好新闻作品,使一批新手崭露头角,网讯上稿率不断提高。从2009年10月起至2010年7月中旬,该行被广西分行网讯采用稿件733篇,被总行网讯采用稿件33篇,实现了同比翻番。其中,蓝连胜本人采写的稿件已有165篇被上级行网讯采用,被各类媒体采用达130篇,为宣传工行、提高工行的美誉度做出了突出贡献。
  事非经过才知难,千折百回志更坚。蓝连胜的人生经历启示我们:只要不停步,不气馁,不放弃,砥砺风节,迎难而上,就能驾驭人生之舟,扬起风帆,驶向彼岸。

 
网站声明 | 服务网点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行| 服务热线 95588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