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三次病魔侵袭的王晓丹,先后从事过储蓄员、事后监督员、储蓄所主任、理财经理、大堂经理等工作。进入中年以后,她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刻苦钻研业务,立足本职岗位,成就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被大连银行业协会评为“明星大堂经理”,获得总行的“优质文明服务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被中国银行业协会授予“亲善之星”称号。
面对生活的磨难,她总是微笑着,那么独特,那么亲切,如一泓清水的纯净。就是这样的笑容,让艰难绽放了精彩;就是这样的笑容,让她收获了成功和快乐;就是这样的笑容,让她为自己的生命刻下最精彩的年轮。
前行的路上,病魔无声袭来
1989年夏天,19岁的晓丹迈进了工商银行的大门,成为一名普通的储蓄员。同所有的女人一样,工作、恋爱、结婚 、生子。10年间,军嫂王晓丹独自抚养孩子、照顾多病的母亲。家庭负担虽重,但她凭着敬业、勤业的工作态度,被提拔为支行最年轻的副科级所主任,一切还算顺风顺水。
然而,就在晓丹要大展身手的时候,她被查出患有乳腺癌。
晴天霹雳!正值跨入新世纪的时刻,别人都以崭新的面貌期盼新世纪的到来,她却躺在了医院里。
望着一滴滴液体流入静脉,晓丹仍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难道陪孩子、陪家人的时间已经屈指可数了吗?难道今后的生活就在病痛中度过吗?”晓丹曾经困惑过。
“晓丹,要不这班咱就别上了,我一个人挣钱也能养活你,也撑得住这个家。”望着被病痛折磨得日渐消瘦的妻子,已经为她不得不脱下军装的丈夫,心疼地劝道。
乐观的晓丹选择了坚持:“相信我,我能挺得住,一切都会过去的。”
经过半年的治疗,晓丹出院了,愈加地清瘦。
重回岗位的晓丹被领导安置在相对轻松的岗位——保管箱业务岗。清闲的工作和病痛的折磨让她不自觉地变得消极起来,直到有一天行领导与她谈心,她才惊觉自己的消沉。
那天,晓丹静静坐在海边,风吹着她的头发,也为她梳理了繁杂的思绪:自己虽然疾病缠身,但毕竟还算年轻,难道就此永远享受这种安逸吗?看着身边同事忙碌的身影,感受着工行的变革,晓丹觉得,虽然自己不能掌控生命的长度,但可以让生命的每一天更充实,她要找回原来的自己,要造就比原来还要强大的自己。
于是,她和自己较上了劲儿,她借来大量专业书籍,利用工作闲暇一点点地啃,弄不懂的就虚心向身边的同事请教。同事们的鼓励和帮助,也增加了她学习的动力。她报名参加电大金融专科班以及行内各类专业资格考试,先后取得了大专毕业证书、保险人员代理资格证和客户经理资格证。
一连串的收获,让晓丹重新拾起了信心。
2006年,随着工行客户经理队伍的壮大,面对支行一线人员短缺的情况,晓丹主动要求到一线网点工作,并担任了金星路支行理财经理一职。
此时的零售业务,正从单一的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向新兴金融业务发展,基金、保险、理财、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有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面对客户的询问,尤其是面对人们对基金的狂热追捧,让晓丹感到风险如暗流一样涌来,却不知该如何劝导客户。这时,她才深切体会到一线工作远非想象的那么轻松。
知识是无止境的,她买了电脑,上了网,到网络大学平台上学习各类专业知识。最终,她熟练掌握了各类基金的风险点,并成为营销的行家里手。无数的客户在晓丹耐心温和的劝说下,回归了理智,规避了风险。至今,仍有很多客户念念不忘晓丹理智的劝导。
病魔再次袭来,晓丹依然笑对
不知是不是上天有意考验王晓丹,2007年,她的另一侧乳腺又发现了肿块。
这次晓丹没有不安:我愿意相信上天是看到了我的坚韧,是要考验我心智,是在给我成长的机会。
她再一次住院开刀。
上天怜惜晓丹。半年后,她康复了,经受住了考验。
出院后,晓丹被安排到办公环境好的支行营业部担任大堂经理。这里有甘井子支行首批取得CFP资格的理财经理,学习机会也很多。市行组织的客户经理培训,每次她都认真地做记录,学习课件,闲暇时还常常到网络大学平台上浏览学习。天道酬勤,晓丹在大堂经理岗位上工作得越来越得心应手,还考取了基金销售资格证。
“不管生命如何脆弱无常,我都不能把自己的不幸与伤痛带给别人,而是要与人共同分享快乐。”从病魔手中挣扎出来的晓丹,常常对自己说,她要看着女儿健康地长大,她要享受和家人相伴的时光,更要看着自己用心经营的事业不断迎来丰收。她一边治病一边工作,尽管每天回家后浑身像散了架似地痛,但同事们眼中的她依然是那个有着轻盈身影、带着微笑跑上跑下的王晓丹。她坚持着,努力着,拼搏着。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晓丹抓住了,甚至展现得更为精彩:2009年她获市行客户经理技能大赛专业知识笔试第一名,网上银行技能演示第一名;2010年获得市行综合业务技能比赛个人客户经理营销技能基础知识第三名,在总行的首届中年员工技能比赛大堂经理演示中获得三等奖;2011年获得市行第二届综合业务技能(大堂经理)比赛中年组第一名。
上不负客户信任,下对得起自己良心
2012年5月,在大连分行文艺汇演暨青年工作表彰大会上,王晓丹以真人演真人的形式,参加了《丹心谱》的配乐诗朗诵表演,感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晓丹是我们身边的榜样,她的经历就是我们学习的财富。”
是的,晓丹是不幸的,但这不幸却像一剂苦口良药,激发了她更大的能量。
当得知身体第三次出现肿瘤时,晓丹的内心更加坦然: “我活着若是能给别人以快乐也就值了。”
在营业部大厅里,人们总能看到她灵动的身影:引导客户到自助设备上去登折,教他们查询;带客户到自助设备上存取钱、转账,为他们演示网上银行操作;进行客户分流,减轻柜面压力,保持营业厅内良好的工作秩序……她还积极与网点负责人沟通,合理布局自助机具。同时,她也注重与柜员的协调合作,在网点撤并和连续加息造成客户激增之时,她第一时间告知柜员自助机具功能升级,合理引导分流客户,有效缓解柜面压力。在她的引导下,营业部的离柜业务量、营销业绩大幅提升。
“每次到银行办理业务,都能看到你亲切的微笑,你就没有厌烦的时候吗?”面对客户的好奇与疑惑,晓丹仍然微笑:“生命和生活每天对我来说都是新的。上天这样眷顾我,珍惜还珍惜不够呢!”
一位老人要到国外探亲,到银行办理出国存款证明,却又讲不清楚到底怎么办。尽管支行营业部不能办理这项业务,王晓丹还是亲自将老人送到能够办理该业务的网点,并向柜员交代清楚。老人回国后,特地前来感谢,还把女儿的业务都转到工行办理。
“做服务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晓丹的座右铭,她总是这样鞭策自己:论能力,自己无过人之处,唯有履职尽责,才能上不负客户的信任,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大堂经理时常要接待投诉的客户。晓丹总是秉着“诚信待客、用心服务”的态度答疑解惑,从不推诿。本来不少客户因为对业务有疑问而来投诉的,经过她的解释和处理,对银行产品产生了兴趣,还成了工行的忠实客户。在营业部工作的这四年中,她接待客户投诉百余起,成功处理率达100%,挽留客户资金达五千余万元。
掌声为她响起,她却没有停下追求的脚步。她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着甘井子支行营业部的干部员工。在大连分行网点业务离柜率考核中,晓丹所在的甘井子支行营业部总是名列前茅。她所在的营业部2010年被中国银行业协会评为“千佳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2011年获得总行“优质服务文明单位”。
人生路上的磨难没有让晓丹消沉。已经步入中年的她,依然保持着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情,并影响着身边的人。相信她会继续挥洒自己的那份激情,舞出绚烂多姿的精彩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