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员工发展 > 感动工行人物  
 

第三届感动工行人物

  邓子平
  邓子平,男,享年46岁,中共党员,1997年入行,去世时任陕西安康分行监察内控部副经理。     
  你脱下军装,穿上行服,但内心深处仍然跳跃着那抹军绿,服从命令听指挥,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你实践了一个士兵的承诺,坚守岗位,直到最后一息。

  邓子平,陕西省紫阳县人,1983年入伍,曾参加中越边境“老山战斗”,立过三次战功,两次被部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师级先进个人。1997年转业到工商银行陕西安康汉滨支行工作,先后从事安全保卫、后勤服务、人事劳资、纪检监察等工作,担任过支行办公室副主任、机关党支部书记、安康分行监察内控部副经理职务。2011年因病去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

  不变的是本色

  脱下戎装转业到汉滨支行的邓子平,服从组织安排,毅然选择到最偏远的恒口办事处从事守押工作,用他的话来说:“我是一个战士,就应该到最艰苦、组织最需要的地方去”。走上岗位后,他工作认真,作风过硬,赢得办事处同志的一致好评。由于表现优异,两年后他被调入支行办公室。面对新岗位、新环境,他积极投入新工作,主动承担了原来几个人干的人事劳资、保险统筹、房改、管伙等事务,每一样工作都做得井井有条,博得了支行上下的称赞。在支行营业部装修期间,因为墙体拆除后一楼成了没有遮拦的空架子,办公楼的安全问题凸显出来,邓子平就在工地对面的储藏室支了个铺,连续几个月驻守在那里。晚上巡查工地的安全,白天监理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营业部装修好了,他却消瘦了,鱼尾纹也增加了,一米八的高挑个头更显单薄了,但他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充分展现了一名转业军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品质。

  承载的是责任

  担任支行办公室副主任后,邓子平深感责任重大,便用业余时间抓紧阅读资料、钻研业务,有时凌晨两三点才睡觉,甚至彻夜不眠,饿了啃口方便面,渴了喝口白开水。为了方便工作,他食宿都在支行,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像个上足发条的时钟不停运转。两年间,他撰写文件、材料200余份,填写各种表格过万份,义务献工超过200天,从没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和带动下,支行党支部连续多年被省市分行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支行办公室连续多年获得市行“先进集体”、“优质文明服务先进集体”、“组织人事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股改期间,邓子平又牵头承担了法律尽职调查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涉面宽的情况下,他迎难而上,带领相关同志一道,以慎密、细致、严谨的作风,翻阅档案、查询资料、走访当事人,仅成册的资料就有一米多高,按期完成了有关工作。

  眷恋的是工行

  为了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邓子平把工作单位距安康城区70多公里的妻子安排到娘家居住,还每月花费150元将孩子寄在“爱心服务社”。他远在乡镇的母亲手臂骨折住院近两个月,因为支行人员分流工作较忙,他没有请假回去,父亲遭遇车祸,一个多月走不了路,他又因筹备零售业务现场会未能回家探望。母亲由于没有及时转院治疗而留下残疾,作为儿子的他内疚不已,常称自己不孝;长期的牛郎织女生活影响了夫妻感情,妻子在电话里时有抱怨:“你成天就知道工作,工作,家庭事务,你啥都不管,这样下去,我受不了,不如分手算了。”他听在耳里、痛在心上。

  尽管如此,他从未向组织和领导提过任何要求,总是以大局为重、工作为重,仍然还住在支行10平方米的值班室里。对此,个别员工不理解,甚至说:“你真是卖到工行了,连家都不要了,还要工作干啥?”他说:“如果没有工行这个大家,又哪有自己的小家。”2001年,支行在南门小区新建住宅楼时,领导考虑到他的实际困难,有意将他列入分配范围,可他考虑到住房是当时员工关注的热点问题,供求关系紧张、矛盾集中,主动放弃了机会,顾全了全行大局。

  追求的是卓越

  调到分行监察室后,邓子平再次面临职业生涯的转型。他说:“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只要能吃苦,只要下功夫,就没有学不会的业务。”通过不到半年的学习,他就迅速适应了纪检监察工作的节奏和要求。但他并没有满足,而是继续钻研。两年下来,邓子平已成为纪检监察的行家里手。凡是他经办的工作,都不同程度受到了省行和分行领导的赞誉。

  邓子平对工作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精神。对一些没有现成办法可循的疑难问题,他到处搜集资料,跑图书馆、上网查,硬是靠着一股子韧劲和钻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安康分行被总行作为效能监察课题试点单位后,他承担了其中“执行力”部分,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只能靠个人从工作实践中进行总结提练。他从工作时效、任务分解、跟踪落实、负面反馈等四方面条分缕析、逐条量化,对执行力要素作了界定。效能监察方案投入实践后,其他部分都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唯独邓子平负责的“执行力”部分一字未改,被全部采用。

  留下的是精神

  就在邓子平潜心研究效能监察课题时,他被查出患上了不治之症。得知消息后,他在公园里独坐了2个多小时,香烟吸了一包又一包,痛苦地思考着手头工作怎么办、妻儿老小如何承受?

  2009年9月他接受了手术。术后休息了三个月,他就返回单位上班。组织上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劝他安心休假疗养,打算安排其他同志接替他承担的课题项目,他说什么也不同意,说:“也许这是最后一次给行里做事了,再大的困难我也要克服,也算是给行里和自己留点纪念吧!”他强忍着内心的煎熬,咬着牙坚持完成了手头的课题任务。2011年2月在接待总行调研组期间,他的病情再次复发,但他从没提起,也不回家休息,座谈会结束后他突然痛得直不起腰来,大家这才知道。次日他忍住疼痛参加了课题讨论并落实方案的修改工作,直到彻底方案完成,他才去了医院。3月份,省行按总行要求来安康分行提取试点资料,正在接受化疗的邓子平知悉后非常高兴,不顾身体虚弱,主动到办公室参与资料的整理审核工作,那股执着劲儿劝都劝不住。

  对自己要求严格的邓子平,待人却十分宽厚,处处为他人着想。他患病后,怕给同事添麻烦,反复叮咛知情人不要跟别人说。同事们去看他,他总是说,行里事忙,不要耽误工作,不要为他担心。其实他也很想看到同事们,十分怀念大家忙忙碌碌的工作场景。他说,这已经是自己的一种奢望,上苍给他的光阴实在太短了!在最后的日子里,同事到医院看到的邓子平,已是瘦骨嶙峋,几乎认不出来。这时的他,从口腔到食道全是溃疡,20多天未能进食,说话都已经非常困难。但他仍然催大家不要为他浪费时间,赶紧回去工作。

  邓子平在平凡工作中展现出的爱岗敬业、忘我工作的拼搏精神,学以致用、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任劳任怨、胸怀坦荡的奉献精神,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务实精神,团结同志、乐于助人的协作精神,顾全大局、不计得失的牺牲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传承。他逝去的是躯体,留下的是精神,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网站声明 | 服务网点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行| 服务热线 95588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