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员工发展 > 感动工行人物  
 

第三届感动工行人物

  莫敌
  莫敌,男,76岁,中共党员,1955年进入人民银行工作,退休前为浙江分行总经济师,现为城市金融研究所行史编修处返聘员工。     
  以古稀之年,舍天伦之乐,迎朝阳送晚霞,披明月戴星光。八年坚持,记录下工行人走过的艰辛与辉煌。厚厚的卷册中,是前人殷殷的嘱托,是历史对未来的期望。

  莫敌于1955年参加工作,工作的时间比多数同志的年龄还要漫长;莫敌1998年已经退休,退休的年限比不少同志的工龄还要久远。在多年工作岗位上,他收获了多项殊荣,1982年的浙江省省级机关“先进工作者”,1986年、1988年、1996年的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机关“优秀党员”……烈士暮年,功成名就,本应含饴弄孙、游山玩水,莫敌却在退休年后的2004年,毅然离开生活几十年的杭州,只身来到北京,加入了《工商银行行史》编修团队,踏上了人生的新征途。八年多来,莫老皓首穷经,孜孜不倦,多少奔波检索的白天,多少挑灯夜攻的夜晚,一个古稀老人在寂寞中坚守着修史的大业。他不仅是工商银行历史的参与者和缔造者,更是工商银行历史不可或缺的书写者和记录者,工商银行的历史丰碑上必将记住他曾经奉献过的春秋与岁月催生的华发。

  收集整理大量史料,打牢编修工作基础

  行史编修是一项浩大而艰难的任务,其复杂性和艰巨性非亲身经历难以体会。编修人员必须秉承对金融史、对工商银行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并要熟悉、掌握全行乃至全国经济金融的改革发展历程。2004年起,为了编修好《中国工商银行史》,莫敌与其他老同志一道,开始了繁复而漫长的资料搜集工作。他们先后翻阅了《中国金融通史》、《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国金融年鉴》等金融类书籍,《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大事辑要》等经济类书籍,中行、农行、建行《行史》,行内《大事记》、《工商银行辉煌15年》、《工商银行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以及历年行长会议材料、《发展规划》、《年鉴》,信贷管理、风险管理等各项业务工作的行长讲话、规章制度、工作总结、经验介绍,以及总行各部门提供的草编史等材料。莫敌不仅查阅了大量资料,还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摘录,有的还建立了资料卡片。

  2006年末,《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史(1949-1983)》(简称《行史》第四分册)编修工作启动。为了搜集第一手的史料,莫敌等同志先后到人民银行总行、国家档案馆、国家图书馆、工商银行总行相关部门收集了大量的档案和资料,其中包括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史、金融史、经济金融大事记、历年的金融法规(文件)汇编、历年的《中国金融》、人民银行行长会议文件、报告、信贷储蓄专业会议文件、信贷储蓄业务的规章制度、相关调查报告、统计资料、书籍、数据等。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编撰出准确、客观、高质量的工商银行史,莫敌发扬只争朝夕的敬业精神,抓紧时间,毫不懈怠。2008年8月,莫敌利用回杭州的机会,到浙江图书馆收集建国以来重大历史事件与经济发展情况的相关资料。8月的杭州,酷暑难耐。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年过七旬的莫敌每天冒着酷暑,早出晚归,在图书馆收集、摘抄有关资料,获得了大量的有用信息。尽管漫长而艰辛,但扎实的资料搜集工作为正式编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发扬严谨学术作风,担起章节编写和统筹汇编任务

  行史编修是工商银行一项前所未有的新工作,无经验可学,无前人可问。莫敌在边学边做中逐步摸索出了路径和方法。按照最初的编写计划,《行史》第一至第三分册“经济金融背景”两章由莫敌负责。2005年初,根据工作需要,又增加了信贷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三章的编写任务。信贷管理、风险管理是全行的主要业务,业务发展快,变化大,编写任务重。在时间紧张、进度落后的情况下,为了不拖整体进度的后腿,莫敌加班加点搜集资料,埋头疾书,很快便将进度赶上,按时完成了上述五章粗纲、细纲和初稿的编写。最终定稿后,前三分册总共约15万字。

  第四分册编写前期,莫敌和其他同事一起定方案、拟提纲、写粗纲。后期,又参与编写细纲与初稿。《行史》第四分册共四篇12章,莫敌同志负责编写经济金融背景、工商信贷与结算业务、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移交工商银行等九章及附录的初稿。由于这一分册内容的时间跨度长,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大,档案资料严重缺失,在多次征求老领导、老同志意见的基础上,莫敌与其他同事一道,反复斟酌,谨慎撰写,对文稿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补充及完善。经过不懈努力,第四分册于2011年定稿,约20多万字。

  与此同时,他们还根据写作进度和修改要求,将编写的材料及时汇编成册,先后编印了6本《提纲》,供编写组成员讨论和领导审查,以进一步修改、补充。2005年、2007年,根据领导的要求,他们先后编印了《行史(细纲)》和《行史(初稿)》送审稿,2010年又编印了《行史四分册(初稿)》送审稿,提交行史顾问委员、行史咨询委员、总行各部室领导、总行历任部主任(总经理)、省一级分行、直属分行历任行长审阅,广泛征求多方意见,力求编撰出的工商银行史经得住各方的推敲,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永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为年轻人学习之楷模

  莫敌经常告诫自己,退休后还有机会参与《行史》编写工作,是领导的关心、组织的信任,就冲着这份关心和信任,也应该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地做好工作。正是抱着这样的念头,这位老人总是辛劳自己扛、困难自己咽,留给同事的永远是一张灿烂而坚毅的笑脸。八年来,莫敌背井离乡,只身在外,克服种种困难,从没有对领导提出任何过多要求,只是默默地全力做好每一项工作。他常常主动放弃休息,几乎天天加班。工作日晚上在单位食堂简单吃点晚餐,然后继续工作到晚上8、9点钟。周末和节假日也经常在单位忙碌。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为了不落下工作进度,即使在岳父、母离世或春节、国庆等节假日回杭之际,他也不忘把资料带回杭州,继续工作。他对工作的这份勤勉和热情胜过了许多年轻人。他常说,虽然退休了,但他的感情留在工行,希望能为工行的发展多做一些贡献。近几年,随着年岁增长,莫敌的健康状况也不如以往。但他一边治疗,一边锻练,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同事眼里的他总是那么开朗活泼、神采奕奕。

  在年轻同事们看来,莫老还是一位宽厚和蔼的长者,平易近人,乐于助人,常常与大家分享工作心得,交流生活感悟。最难能可贵的是,莫老还常常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活跃与热情。他积极参加研究所组织的各项文体和公益活动,在每年举办党日活动和圣诞晚会的过程中,他与年轻同事一起认真排练舞蹈、小品节目,并倾情投入表演。他热情而认真的表演常常令观众忍俊不禁,更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与爱戴。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莫敌把行史编修工作作为人生一项新的使命来对待,他为工行发展贡献毕生心血的信念并没有随年纪的增长而消减,而是愈加坚定。2009年,71岁高龄的莫敌受到总行通报表彰,荣获“特殊贡献奖”。

 
网站声明 | 服务网点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行| 服务热线 95588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