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员工发展 > 感动工行人物  
 

第四届感动工行人物

  王昌盛
  王昌盛,男,38岁,中共党员,2003年入行,现任非洲代表处副首席代表。
  万里关山,莽莽非洲,困难超乎想象,挑战前所未有。与梦想相比,他说这一切都无可畏惧。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匆匆,他的身影也匆匆:前方,是他必赴的使命;身后,是让他骄傲的工行!

“不畏艰险辛勤耕耘 青春无悔情系非洲
——记非洲代表处副首席代表王昌盛

  王昌盛先后在总行牡丹卡中心、股份制改革办公室、战略管理与投资者关系部和非洲代表处工作。在总行工作期间,他全程参与了我行股改上市工作,圆满完成多项重大任务。在非洲代表处工作期间,他完成数十篇标行投资管理分析报告,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有力参考;他不畏艰险,克服种种困难,先后赴十多个非洲国家拓展业务,成功营销了多个项目,用自身的优异表现谱写了一曲拼搏向上、报行有成的进取之歌。

  兢兢业业,股改上市的“参与者”

  王昌盛2005年初到股改办工作,参与股改上市的一年半期间,他像一个高速运转的“发动机”,经常工作到深夜,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

  没有去过香山的妻子多次提议一起去爬一次香山,但因时间原因一直没有成行。2005年10月份的一周,经过周六忙碌的加班后,难得周日有空闲的一天,正值秋高气爽,王昌盛和妻子兴冲冲地做好爬香山的各种准备,兴致勃勃地坐上了驶往香山的汽车,这时同事来电话,“监管部门对股份公司成立的相关材料有最新要求,需要尽快修改完成”,望着妻子失望的眼神,王昌盛安慰说“股改千载难逢,爬香山我们还有很多时间,下次再说”,说完就匆匆下车,返回单位赶材料。而爬香山的许诺,一直拖到上市完全结束后,2007年才带着妻子圆了这个心愿。

  我行股份制改革期间,王昌盛协调各方研究解决华融债、特种国债、央行票据等准备计提、信贷资产五级分类拨备计提和固定资产评估升值等问题,保证了我行净资产合理估值;协调多个中介机构和行内部门,对招股书中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数字做了验证和细致推敲,在修改了200余稿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7个对外版本的H股中英文招股书。股改上市后,王昌盛获得“股改上市一等奖”。

  勇挑重担 团队建设的“知心人”

  南非治安形势日益严峻,尤其标准银行总部所在地的约翰内斯堡是世界著名的“罪恶之城”,抢劫、绑架甚至枪杀案件频发,代表处员工面临着生命危险,加上海外工作普遍存在的孤独寂寞、思念家人等因素,部分年轻员工出现情绪波动、甚至有抑郁的倾向。王昌盛坚持定期与驻约翰内斯堡的几个年轻同事聊天谈心,了解年轻员工面临的各种困难,倾听心声,及时加以疏导,保证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其实,王昌盛同志妻儿都在国内,妻子需要丈夫,期待共同挑起生活的重担;儿子需要父亲,盼望陪伴其成长。电话中,听到妻子描述儿子看到别的孩子和爸爸一起玩耍时羡慕的眼神,以及“我也有爸爸”稚嫩的自言自语,他的心中充满了无限愧疚。

  2013年末,非洲代表处首席代表调整,正在国内交接工作,而开普敦驻地遭遇不法劫匪入室抢劫。王昌盛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急如焚,一边调整自己情绪,在电话中安抚被抢员工尽快到医院进行救治;一边简短向首席代表汇报相关进展,并订好了最近一个飞开普敦的航班。抵达开普敦后,王昌盛第一时间赶往了事发现场,看到了狼藉的现场和刚从医院做完简单处理的同事们,他控制住悲愤的心情,对遭受抢劫的同事积极进行心理抚慰和引导,并立即和未遭遇抢劫的同事一起,妥善展开了各项善后处置工作。事后,大家谈起当天事发现场的危险性时,他说“我当时就一个想法,兄弟们遭受了恐吓和抢劫,我要第一时间赶过去,大家共同度过最困难的时候,我们这个团队是打不垮的。”

  海外工作和生活有各种各样的困难,背后有每一个家庭的默默支持和无私付出,王昌盛是这么理解海外生活的:“出来工作都很不容易,大家聚在一起是缘分,我们要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好,让家里少一些担心,在为组织创造价值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水平,让我们的青春无悔”。

  勤勤恳恳 标行投资管理的“守护人”

  对标准银行的投资管理,有海外投资整合面临的文化差异、语言差异等普遍困难,同时还面临少数股权前提下有效实施对标准银行经营战略与公司治理影响的特殊困难,需要与全体董事密切沟通,需要坚持原则下的灵活迂回,更需要重大决策上的据理力争。

  2012年8月,王昌盛家属赴南非探亲,返程前的一周正值标行董事会材料整理分析的密集紧张期,直到家属出发前一天才拿到标行半年报的业绩数据,相关的业绩分析材料第二天就要发回总行决策参考,需要连夜撰写完毕。刚满四周岁的儿子知道第二天就要返程,缠着要和爸爸多玩一会,面对厚厚的英文材料,王昌盛只好连哄带骗地对孩子说“你先和妈妈玩,爸爸一会就过来”,说完就带着歉疚,一头扎到了书房里。孩子一次次过来拍门找爸爸,匆匆玩耍一会后又被一次次哄回去,等到王昌盛探身到卧室去看望孩子的时候,发现孩子已经带着泪痕睡熟了,妻子关切地问“还有多长时间写完,我等你写完一起聊聊天”。等王昌盛撰写完毕并审核无误发出后,已经凌晨三点了。返回卧室,妻子还没睡,王昌盛一脸歉疚地说:“标行的财务数据对我们行有重大影响,一定得分析清楚了,领导决策和发言才有充分的依据,咱们不能关键时候掉链子。”

  王昌盛在首席代表的带领下,坚持有利于全体股东利益、有利于标行长远发展、有利于维护我行权益的原则,有效引导标行实施了“回归非洲”战略;推动标行管理层承诺采用股票回购的方式,解决了股权激励对我行股份的稀释问题;带领团队,先后完成了数十篇标行战略会议材料分析、标行董事会材料分析等多个大型报告,为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

  不畏艰险 非洲业务拓展的“急先锋”

  非洲国家普遍存在社会动荡不稳定、疾病横行、交通极其不便利等等困难。王昌盛不畏艰险,克服种种困难,先后赴尼日尔、喀麦隆、贝宁、多哥、科特迪瓦、津巴布韦、马拉维、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莱索托、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等十多个黑非洲国家拓展业务。

  2012年11月出差马拉维期间,王昌盛像往常一样密集地拜访了使领馆、中资企业等,由于连日奔波劳碌,在返程的前一天出现了感冒和轻微发烧症状。因为下午还约见了一家企业,一起出差的同事建议取消和该企业的会谈,王昌盛说:“这个企业的老总专门从远郊赶过来,而且他手上的项目可行性较好,我们不能失信于企业,丢了好的项目。”第二天企业负责人得知这个情况,深受感动,说“通过你们的敬业精神,我看到了工行的诚信,和你们合作我心里踏实”,并在众多可选择银行中,把工行作为首选银行。返回南非的当天,由于马拉维环境恶劣及疲劳过度,王昌盛高烧39.5度。事后谈起这次出差,他说:“这些落后的非洲国家去一次非常不容易,我们是企业了解工行在非洲业务的窗口,能让企业信任我们、选择我们,生一次病,也值了。”

  尼日利亚当地最大的石油公司有融资意向,总行希望非洲代表处能够实地考察,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实力和具体融资需求,但该公司负责人常年居住国外,较难见到。2013年11月,王昌盛在出差尼日利亚期间,了解到该石油公司负责人刚好在尼日利亚,马上通过各种途径约见了该负责人,但该负责人只愿意晚上九点在家中会见。当时,尼日利亚发生了多起针对外国人的袭击事件,警方专门发出了宵禁的通知,而该负责人所住的富人区也是事故多发区域。王昌盛反复考虑,还是决定在熟悉当地环境的中资企业陪同下,准时赴约。经过近两个小时的会谈,他对企业的真实融资需求规模、价格期望、交易结构等总行关心的关键因素有了深入的掌握,摸清了石油公司的交易底线,大大提高了该项目的执行效率,有效规避了潜在的交易风险。

  王昌盛通过不懈努力,掌握了大量详实、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有效开拓非洲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先后成功营销山东瑞星收购南非Profert公司、上海证大南非收购财务顾问、Metrowind风电项目银团贷款等重点项目,与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储备了七大重点行业近百家重点客户。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有许许多多像王昌盛这样立足本职、勇创佳绩的优秀员工,怀着对工行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满腔激情,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精心刻画着新一代工行员工的时代形象。

 
网站声明 | 服务网点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行| 服务热线 95588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