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员工发展 > 感动工行人物  
 

第四届感动工行人物

  吴友亮
  吴友亮,男,44岁,党员,1989年入行,现为湖北随州分行信息科技部员工。
  他总在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在问,自己还能再做些什么。8年来,这个收入并不丰厚的普通人,献出的每一滴血、捐出的每一块钱,都是如此的火热!

“志愿哥”光“亮”随州
——湖北随州分行信息科技部员工吴友亮

  在湖北随州有这样一个人:他,立足岗位,服务社会,用自己的善良、热情、执着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参与组织、策划的义工活动覆盖到炎帝神农故里的每一个角落;用脚步丈量关爱,却被一些人称为“傻子”。他就是八年如一日,不图名利回报,让做义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方式,用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工行湖北随州分行信息科技部员工吴友亮。

  如今,“亮哥”已经成为随州义工的一个代名词,也成为一个品牌照耀着整个随州城。8年来,吴友亮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参与义工活动千余次,累计时间达2700余小时,帮扶困难群众一万余人次,为群众提供无偿帮助近两万次,组织捐款、捐物70多万元,个人捐款、捐物近5万元。2014年6月,他被湖北省随州市政府授予“2013年度无偿献血先进个人”。

  缘起——善行发自内心向往

  自年幼懂事起,吴友亮就对尽己所能帮助他人乐此不疲,并享受着帮助他人后的愉悦感。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活雷锋”。参加工作后,每当从电视和报纸里面看到那些默默无闻奉献爱心的义工,他的内心就向往不已。2006年6月,他结识了几名随州义工,当获悉义工们活跃在大街小巷,时刻准备伸出爱的双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吴友亮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这个团队。

  但爱心启航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起初,只有几个义工愿意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来筹措志愿服务经费。面对团队发展举步维艰的境况,一些人开始气馁、退缩,甚至选择离开,而吴友亮却坚定地留了下来。从此,他将业余时间和精力全部都投入到了公益事业中。为倾力打造全市志愿服务事业的品牌团队,他不停地奔走呼吁,上下联络协调,寻求各方支持。创办初期,这个协会没有固定的志愿者,他只好推荐、吸引亲朋好友加入;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他将自家临街房腾出,作为义工捐助点和办公点。2007年2月,在吴友亮和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随州市义工服务队正式成立了,开始了有组织的公益服务活动。他们去养老院,为老人洗衣洗被,打扫卫生,送去生活用品;他们去孤儿院,给孩子们洗头、剪指甲、辅导功课,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他们去学校,为困难学生送去书本、衣服,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

  播爱——勤做好事爱洒随城

  “都说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很难”;“能为千百人服务时,就为千百人服务;能为一两人服务时,就为一两人服务。”吴友亮总是如此勉励自己,从点滴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心怀大爱,勤做小事已成为他的理念。

  2009年10月6日,吴友亮骑行在京山绿林镇回随州的途中,在翻越7公里长的大长坡时,发现前面一辆货车刹车失灵侧翻路边。司机腿部严重受伤,吴友亮见状,迅速拨打报警电话,并拿出自行车上的急救包,边包扎边不停地鼓励司机。待救护车赶到后,吴友亮才悄声离开。

  “短短一个小时,就募捐到了8000多元善款。”如今,吴友亮还清楚记得当时感人场面,几乎在场的人都参与了捐款。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触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当看到电视上一位母亲为救孩子身体被压变形,用自己的身体为孩子撑起生命的天空时,吴友亮被深深地感动,任凭眼泪肆意流淌。“没办法去灾区,我就从身边做起!” 随后,他筹划了5月16日这场赈灾捐款活动,为灾区重建尽一份力量。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吴友亮感到最幸福的是抚平了残障青少年的心灵。每年的端午节、六一儿童节,他和团队的近百名义工,一起到聋哑学校为孩子们送衣服,送食品,送零用钱,帮孩子们洗衣服、洗床被,领着孩子们到街上理发,通过他们与小朋友的心灵接触,使个个孩子脸上露出了天真无邪的笑容。他不仅通过活动宣传特殊教育学校的情况,以此来影响更多人加入到关心特殊教育和特殊孩子的队伍中,还组织和举办了多次联谊活动,在活动中了解和掌握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消除负面心理影响,引导他们积极向上、自立自强。                           

  2010年12月,随州论坛上一个帖子引起了吴友亮的注意:殷店镇一名14岁学生王平,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吴友亮第一时间与其班主任祝老师取得联系,并迅速组织捐款。次日他带领10名随州义工前往驰援,送去了近两千元的帮困金,让那个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了大山深处的贫困儿童。目前,远在深圳打工的王平,受“亮哥”精神感染,业余时间也积极参与义工活动。

  “我原以为只能守着孤独度过晚年。但是,吴友亮发起的关爱孤寡老人计划,让我真切地感到了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我有了很多亲人。”随县安居镇72岁老人杨灵甫动情的说。“奉献孝心,感受幸福”,这是2008年1月,吴友亮发起关爱孤寡老人计划的主题。随州市特检所、安珍医院等多个单位积极响应,他们走进随州夕阳红敬老院、安居范家岗福利院等,为老人们检查身体,并送去了药品和慰问品,让老人感觉到冬天的温暖。

  奉献——默默无闻不求回报

  自参加义工的第一天起,吴友亮把几乎所有业余时间都献给了义工事业,累并快乐着。

  在义工团队,吴友亮不图名利是出了名的。随州市义工联合会会长方克魁介绍说:“当时大家推选吴友亮为义工联合会活动部部长时,他婉言谢绝了。大家再三劝说,性格倔强的他却坚持默默做义工,不图任何名利。”

  “把帮助别人当成了一种快乐,一种生活,一种追求......这是吴友亮留给我们的深刻印象。”随州市义工联合会副会长徐军国动情地说:“在义工团队里,大家都尊称他为‘亮哥’,他用那种无私的精神播撒着大爱,深深打动每一个人......如今,‘亮哥’已经成为随州义工的代名词,他走到哪里,爱的种子就撒到哪里……”

  “吴友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殚精竭力,不但工作出色,在公益事业上也是一丝不苟,雷厉风行,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雪,定好的时间,他准时会参加。”刚加入义工的小孙表示,自己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吴友亮,受他的感染,加入到公益事业中来的。

  8年的时间里,吴友亮选择默默无闻,他婉拒了多个媒体的采访,就连单位领导也不知道其义工经历。

  “好,我安排时间,尽快过来”。2014年7月15日,吴友亮接到一个电话,这是随州市中心血站打来的求助电话。随州市紧缺A型血,吴友亮是献血义工,关键时候,他义无反顾。 

  “知道吴友亮是义工纯属偶然”,随州工行信息科技部经理杨保友介绍说:“要不是他接到血站的电话,我们到现在还不会知道吴友亮已经献血5年时间了。”经过打听,杨保友挖出了他的幕后事迹:不仅参加了义工,每年还献血2次,至今已坚持献血4000毫升,相当于全身换了一次血 。他还热情地动员身边的同事,讲解献血常识,相约去献血,用他自已的话说:“对身体又没有什么害处,还能救一条生命,何乐而不为?”

  延续——做好本职坚持义工

  吴友亮是随州工行信息科技部中心机房的一名系统管理员,具体担负中心机房的一切日常管理工作。中心机房看似守着电脑,看看数据,枯燥无味,但它是全行电脑客户端中枢系统,每天数据的传输,系统的运行都由他们掌控,稍有不慎,全行业务就会瘫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吴友亮对工作认真负责,领导安排的事情,他都是一个“行”字,爽快而又坚定。每天他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遇有同事请假,主动顶替值班,尽自己所能把事办好。因为他的努力,随州分行中心机房多年来没有出现停机、数据传输不出去的现象,保障了全行业务的正常运行。吴友亮的工作也赢得了上级行和领导及同事们的一致认可,多次被省、市分行评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倚楼听风雨,淡看前行路。吴友亮深情地说:“做义工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我不会停止爱的脚步,我将把志愿服务进行到底,集聚社会正能量。”

 
网站声明 | 服务网点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行| 服务热线 95588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